在近期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上,千寻位置CEO陈金培接受了搜狐汽车的独家采访,深入探讨了智能驾驶技术与时空位置服务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陈金培强调,时空位置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陈金培指出,相较于当前的L2+级别,L3级及以上的智能驾驶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显著提升。传统的基于移动互联网(4G、5G)的云端连接,可能无法满足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需求。因此,千寻位置提供的卫星通讯通道,为数据传输增添了冗余通道,极大提升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中减少对高精地图依赖的趋势,陈金培表达了独到见解。他表示,尽管这看似会对定位服务产生影响,但实则带来了正面效应。他澄清,高精定位与高精地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功能,高精定位的重要性在“轻地图+端到端”模式下反而更加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实时构建三维模型(如VLM、VLA)成为关键,而高精度定位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刚需,用于不断校准三维建模。
千寻位置自2015年成立以来,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GPS、GLONASS、Galileo),利用全球5000多座GNSS增强站,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目前,公司已服务超过23亿终端设备,并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陈金培透露,千寻位置已服务超过60款具备城市NOA高级辅助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累计服务汽车数量超过250万台,服务时长累计超过30亿小时。他分享了与多家知名车企的深度合作案例,包括将时空智能服务集成到汽车智能决策系统中,以及提供“云芯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定位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面对智能驾驶从L2到L4级别的升级,陈金培表示,这对时空智能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精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L3及以上级别,完好性服务成为关键,这一原本应用于航空领域的标准,如今也被引入到汽车领域。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端到端技术路线对高精地图依赖减少的问题,陈金培再次强调,这实际上增强了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他解释说,在“轻地图+端到端”模式下,实时构建三维模型成为刚需,而高精度定位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客户方案差异性方面,陈金培指出,不同客户对精准、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同,且汽车硬件的差异也会影响服务的适配性。然而,千寻位置通过推出软硬一体和云端一体的套件,大幅缩短了车企的适配过程,从过去的五六个月缩短至几周。
在数据保护和政策合规方面,陈金培表示,千寻位置严格遵守国家和客户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公司提供的时空智能数据不涉及消费者属性特征,且数据在跨境方面也有严格管理,确保中国数据留在中国,海外数据留在当地。
在国际市场,千寻位置通过技术适配和合规性研究,为车路协同等领域提供统一时空基准的服务。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为这些领域提供时空智能支持。
采访最后,陈金培分享了几个成功案例,包括支持头部车企的智能驾驶汽车、为飞行汽车提供时空智能服务,以及将时空智能能力应用于道路巡检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时空智能能力在数实融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