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个曾经辉煌的英伦跑车品牌——莲花跑车(现以“路特斯”为名在中国市场活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与保时捷、法拉利齐名的品牌,在电气化转型的浪潮中,未能如愿焕发新生,反而陷入了销量困境。
小米汽车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其发布的小米SU7 Ultra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惊人的销售成绩,仅用两小时订单就突破万辆。这一成绩,即便是对于历史悠久的莲花跑车来说,也显得尤为尴尬。莲花跑车一年的销售目标,小米汽车仅用两个小时就轻松达成。
财务数据显示,莲花跑车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净亏损额分别达到了1.11亿美元、7.25亿美元和7.43亿美元。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05%,达到6.53亿美元,但仍未能摆脱亏损状态,净亏损达到4.59亿美元,毛利率也下降至9%。相比之下,法拉利和保时捷同期的毛利率则保持在20%至40%之间,远超莲花跑车。
在资本市场,莲花跑车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自2024年2月上市以来,其股价从开盘价的17.99美元跌至不足2美元,市值蒸发了近九成。这一惨淡表现,无疑加剧了品牌面临的困境。
品牌更名也是莲花跑车近年来的一大争议点。为了拿回“莲花”商标权,莲花跑车在国内更名为“路特斯”,并经过11场官司后,于2025年1月宣布正式回归“莲花”品牌。然而,这一更名并未带来预期的认可度和销量提升,反而因命名和定价策略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新款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的上市,不仅未能挽救销量,反而因降价幅度超过15万元,引发了老车主的不满。新款车型在降价的同时,配置和功能却更加丰富,让老车主感到被“背刺”。将Eletre命名为“夏花”,也引发了车主的负面联想,认为这一命名寓意不佳,影响了品牌形象。
面对品牌危机,时任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发表了致歉信,宣布Eletre不再使用“夏花”中文名,并解释了降价是为了拓宽价格带、降低消费门槛。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得到老车主的认可,因为致歉信中并未提及任何补偿方案。毛京波在奔驰和林肯的辉煌履历,在莲花跑车上并未得到延续,反而因一系列争议事件导致口碑下滑。
最终,毛京波黯然下课,由吉利体系内的钦培吉接替其中国区总裁职务。然而,钦培吉在沃尔沃和极星的工作经验并未能为其在莲花跑车的任期带来明显转机。莲花跑车在电气化转型中的误判和战略摇摆,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都使得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