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一家致力于低空经济发展的企业曾面临一项严峻挑战:他们急需一种高精度传动系统,其核心部件——高精度齿轮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但本土制造商多次尝试均未能达标。时间紧迫,项目交付日期日益临近,这家企业一度陷入困境。
幸运的是,他们通过一家名为“海智在线”的工业零部件数字化平台,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家平台总部位于上海,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库和智能匹配系统,迅速为法国企业推荐了多家具备特定加工能力的中国工厂。经过一周的紧密协作,这些工厂成功完成了高精度齿轮的加工,使该零件得以顺利装配到重型直升机项目中。与法国本土供应商相比,海智在线提供的中国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制造难题,还将零件成本降低了67%以上。
海智在线的创始人佘莹和徐香,两位曾在制造业外企工作的女性,因对工厂世界的深入探索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5年,她们决定创立这个平台,旨在将中国制造业中的优质产能组织起来,为全球买家提供服务。她们深知,许多小型工厂虽然拥有成本低、反应快、效率高的优势,但往往因管理模式落后、设备老旧而难以被外界看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智在线用了八年时间,打造了两个数据库。一个面向供应端,通过200多个标签对工厂的工艺、设备、产能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产能数据库;另一个面向采购端,用150多个标签解析买家的采购偏好、产品需求等,形成订单画像和图纸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和智能工具不仅帮助买家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工厂,还促进了工厂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海智在线的平台上,许多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型工厂得以崭露头角。一家东莞的企业,老板起初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企业也濒临破产。但在加入海智在线后,他们开始接国外订单,甚至将工厂扩建到了湖北。如今,这家企业已经完成了56个客户的订单,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海智在线不仅帮助工厂拓展海外市场,还通过一系列AI工具促进工厂与采购商之间的商务洽谈和技术讨论。平台支持27种语言,采购方可以一键上传订单图纸,系统自动筛选并精准匹配曾生产过类似零部件的工厂。这种精准的匹配机制,使得小型工厂能够接触到新兴行业的订单,跃升到高附加值的领域。
在海智在线的平台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家原本生产煤气灶的小工厂,现在开始服务海外的柴油发动机客户;一家原本做保温杯内胆的工厂,现在转型为航空领域提供储水设备内胆。这些“土老板”们,在海智在线的帮助下,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截至目前,海智在线平台已经链接了70多万家中国工厂,吸引了来自107个国家的28万买家。2024年,平台订单金额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3%。海智在线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数字化在制造业中的巨大潜力,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