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浪潮席卷汽车行业的背景下,宝马中国于2025年3月26日在北京研发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日活动,以“新世代”为主题,展现了这家百年豪华车企对于未来出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布局。
活动现场,宝马首次引入了“视觉锥理论”,将驾驶过程中的核心信息精准定位在驾驶员的30°视野范围内。通过座舱信息的分层算法,时速、导航等关键数据被巧妙地置于中央视野,而温度调节、娱乐功能等则被边缘化处理。这一设计极大地缩短了驾驶者获取信息的视觉切换时间,达到了40%的提升,同时保留了物理按键的逻辑,实现了数字交互效率的飞跃。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宝马推出的视平线全景显示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仪表盘,采用超近距投影技术,将4K级显示画面投射至前挡风玻璃下沿的纳米涂层区域。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在强光环境下的对比度高达20000:1,视角宽度扩展至60°,并支持动态焦点调节。配合纵向双辐方向盘的创新设计,不仅解决了传统圆形方向盘对投影区域的遮挡问题,还通过人体工学优化,提升了驾驶体验。
宝马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度定制,SkyLab本土化团队基于超过600万中国用户的数据分析,发现国内驾驶者日均触控屏幕次数远高于欧洲用户,但单次操作时长更短。因此,团队开发了“快速层+深度层”的双层交互逻辑,使高频功能如空调、导航可通过手势快速调用,而歌词显示、生态服务等则隐藏在二级菜单中。特别开发的“看歌词”模式,还能根据车速自动调整字体大小与滚动速度,满足本土用户的娱乐需求。
在电动车进入性能平权时代,宝马选择了用“软件定义驾趣”来延续其操控基因。全新推出的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了动力与底盘控制域的深度融合,将原本分散在12个ECU的功能整合至单一控制模块。通过高速环状总线架构,该系统信息处理速度大幅提升,决策延迟压缩至人类眨眼时间的1/50。其中,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的软件算法更是将扭矩分配精度从5%提升至1%,能够实时感知单个车轮的抓地力变化,转向系统响应速度也加快30%。
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宝马新世代车型搭载的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引入了AI预测性热管理算法。通过分析未来3公里的导航坡度、交通流量数据,系统可提前预热或冷却电池组,显著延长峰值功率输出时间,并控制电芯温差,减缓电池衰减。宝马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标志着豪华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新探索。基于通义大模型开发的BMW智能个人助理,构建了一个多智能体协同系统,将实现多项场景突破。
在电子电气架构层面,新世代车型的软件代码量达到了5亿行,是现款车型的3倍。这得益于宝马中国研发团队采用的虚拟化测试平台,可同时运行大量虚拟ECU,单日完成多次软件构建。这种敏捷开发模式,使本土化功能的OTA更新周期大幅缩短。同时,宝马的“360度全链AI战略”正在重塑产业生态,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良品率,减少检测工时,为汽车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