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Mini LED技术在LCD显示领域崭露头角,被视为该领域的“终极进化形态”。通过精细化的LED背光分区,Mini LED在对比度、亮度和能效上实现了对传统LCD的全面超越,为用户带来了更为卓越的视觉体验。根据群智咨询的最新数据,2024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实现了翻倍增长,达到了620万台,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攀升至860万台,同比增长40%。未来三年内,其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7.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然而,随着Mini LED技术的普及,行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在高端市场,万元以上的产品普遍通过增加背光分区数量和提升亮度参数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而在中低端市场,部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牺牲控光精度,导致Mini LED电视的实际画质提升有限,消费者对Mini LED的认知仅停留在“分区数”这一表面参数上。这种断层现象阻碍了Mini LED技术向主流价格带的渗透,市场急需一场“技术平权运动”来打破这一僵局。
为了打破行业僵局,TCL近日发布了全新的T7L和Q9L系列电视,采取了将高端技术模块化拆解并精准适配不同价位产品的策略。这一创新路径打破了行业“技术等级森严”的传统,旨在通过技术下放和全链路优化,提升中端产品的显示能力。
TCL的T7L和Q9L系列电视标配了蝶翼星曜屏和万象分区技术。蝶翼星曜屏通过液晶分子定向排布和低反膜技术的协同,将全屏反射率降至1.8%,解决了环境光干扰问题,并提供了高达7000:1的原生对比度。这一技术此前仅应用于旗舰机型,此次被下放至4000元价位段的产品中,使得中端产品也具备了旗舰级的抗反光能力。而万象分区技术则通过透镜设计、OD优化和仿生算法,降低了分区间光线干扰,提升了控光精度。
在亮度和色彩方面,TCL通过绚彩XDR技术将产品峰值亮度提升至4500nits(Q9L Pro),并通过动态亮度映射延长了高亮持续时间,避免了“瞬时过曝”问题。同时,配合量子点Pro 2025的广色域覆盖(DCI-P3 98%),解决了Mini LED在高亮场景下的色彩断层问题。
TCL还通过音画协同构建了沉浸式体验闭环。安桥2.1.2声道音响与TSR AI画质芯片的联动,实现了声场自适应调节,根据画面明暗变化自动匹配声场强度,弥补了传统电视“音画割裂”的短板。
TCL的新品策略不仅展示了其技术创新实力,更体现了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TCL认为,Mini LED技术的升级不应局限于硬件堆料,而应以用户体验为支点,重构“屏幕-控光-芯片-算法”的全链路能力。这一系统化思维或将成为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TCL此次发布的T7L和Q9L系列电视在定价策略上也颇具亮点。Q9L Pro 98英寸售价仅为14999元(国补后),而T7L 55英寸的起售价更是下探至2799元起(国补价),直接冲击了传统LCD电视的价格腹地。这一策略背后,是TCL对“技术-成本-规模”三角关系的精准把控,以及其在垂直整合、供应链协同和政策杠杆等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