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与重大开源成果备受瞩目。其中,理想汽车自主研发的整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尤为引人注目,被正式列为北京的重大开源成果之一,这也标志着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论坛年会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开源汽车操作系统 打造全球创新共同体》的主题演讲,揭示了自研操作系统的背后动因。他提到,2020年的全球芯片荒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芯片交货周期滞后,供应短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理想汽车在芯片供应链的产能分配中处于劣势,面临芯片供应的严峻问题。
当时,理想汽车使用的是AUTOSAR操作系统,这一系统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若需更换短缺的MCU芯片,操作系统与全新芯片的适配、验证周期长达6个月以上,这将给公司带来上百亿的营收损失。面对这一巨大风险,理想汽车决定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在2021年,我们启动了汽车操作系统自研项目,从零开始,完成了方案选型、架构设计和落地,迭代了上百份技术方案设计文档。”李想介绍道,理想汽车为此投入了两百人的研发团队,累计研发费用超过十亿,最终在2024年成功实现了自研操作系统上车。相较于传统的闭源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能够在四周内完成芯片适配和验证,全面支持市场上所有车用芯片架构,包括英飞凌、英伟达等国际主流芯片,以及地平线、芯驰等中国新兴芯片。
李想透露,理想星环OS预计将于2025年4月底开始逐步登陆开源社区,开源模块将涵盖车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通信中间件、虚拟化平台等核心组件,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系统优化与生态建设。这一举措将帮助任何品牌每年节省千万甚至上亿的操作系统授权费用。
在谈到人工智能的应用时,李想表示,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将是物理世界中第一波最大的人工智能应用。他预测,2025年将成为智能驾驶落地的关键节点,消费者在购买中高端车型时,将越来越看重智能驾驶功能。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智能化将成为下半场的核心,而自动驾驶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所在。
李想还透露,搭载MindVLA后的车辆将成为“智能体”,人与车辆可以直接沟通。他预计,到2025年7月,将能看到达到L3级别的真实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行驶。尽管距离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还需2到3年的技术发展,但自动驾驶的未来已清晰可见。
对于人工智能可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李想认为,人类智慧将继续引领文明的发展。AI将增强人类的能力,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体验自然之美。当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好时,人类的智慧也将提高,更有效地管理更先进的生产力。
在谈到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青年有为”时,李想表示,年轻人应大胆拥抱人工智能。他鼓励年轻人使用人工智能来武装自己,将其视为一个协助自己的智能体。同时,他也提到,中关村论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和成果的平台,促进了创新、能力与成果的广泛传播。
李想还提到,DeepSeek的开源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他相信,在人工智能时代,将有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诞生。他鼓励年轻人学习这些企业的创新和突破精神,抓住时代的机遇。
“这一代年轻人是人工智能的原住民,大胆的拥抱,只有收益,不会后悔。”李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