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组图片揭示了小米汽车SU7 Ultra车主的维权行动。一位车主通过拉起横幅的方式,声称其购买的新车在提车后不久便出现故障,并指出已有两台车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成为小米汽车自正式交付以来首次公开遭遇的维权风波。
据了解,这位车主自称在3月初提取了新车,如果按照此时间线推算,车辆使用已接近一个月,而非车主所提的“隔天”。这一表述或许暗示车辆的故障早在提车初期就已显现,而车主的维权行动持续至今。另一种可能性是,车主近期新购的另一台SU7 Ultra同样遭遇了问题。不过,具体情况仍需小米官方进一步核实和澄清。
小米汽车自发布以来,其旗舰车型SU7 Ultra便备受瞩目。为了提升消费者信心,小米汽车曾大肆宣传其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控体系,并承诺为SU7 Ultra车主提供包括尊享维保服务、免费5年车辆基础保养、整车质保及关键零部件质保在内的八项用车权益。然而,此次维权事件却暴露了服务承诺与实际体验之间的潜在差距。
作为高性能电动车的代表,SU7 Ultra集成了众多前沿技术,如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其复杂程度远超小米传统的智能手机业务。有汽车行业专家指出,将电子产品的迭代思维简单复制到汽车领域并不现实,因为汽车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远高于电子产品。如果此次维权事件涉及的严重质量问题与核心系统相关,那么这无疑将对消费者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维权的车主周艾伦并非首次因汽车质量问题而维权。去年,他曾因价值215万元的迈巴赫在提车10天后出现A柱漏水问题而进行维权,并最终与奔驰4S店达成和解,获得了3年整车延保及3A3B保养套餐。这段经历使他对汽车质量问题尤为敏感,并积累了丰富的维权经验。尽管部分网友对他的动机表示质疑,但更多人关注的是问题本身是否属实。无论车主是谁,新车出现故障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次小米SU7 Ultra车主的维权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反映了造车新势力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方面普遍面临的挑战。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席卷整个汽车行业,跨界造车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交付即维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将这一事件置于更广泛的行业背景下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