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复材(002529.SZ)在3月31日开盘时遭遇了股价跌停,这一戏剧性的场面发生在公司发布控股权变更公告的次日。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江西赛维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赛维电力)计划将其持有的14.2981%股份,总计3,717.50万股,以每股9.42元、总价35,018.8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金紫欣)。若交易顺利完成,金紫欣将成为新的控股股东,而刘洪超、丁立中、刘浩将成为海源复材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刘洪超、丁立中、刘浩在资本市场久经沙场,他们控制的另一家公司——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紫光照明),对投资者而言更为耳熟能详。紫光照明自2007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尝试,但道路并不平坦。2016年,紫光照明在新三板挂牌,随后退市并尝试冲击科创板,但未获成功。之后,公司又启动了创业板IPO辅导,但至今没有下文。2024年底,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旗下的企业还曾参与*ST名家的重组,但最终未能如愿。
尽管上市之路坎坷,紫光照明似乎为再次冲击资本市场做了更充分的准备。2025年1月,紫光照明控股的机器人公司成立,这一新动向可能为紫光照明在资本市场赢得更多的想象空间。
海源复材的控股权变更背后,是公司近年来持续的经营困境。自2020年江西嘉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赛维电力)成为海源复材的控股股东以来,尽管公司积极布局光伏新能源业务,但并未能扭转亏损的局面。2020年,海源复材因光伏业务实现了盈利,但随后的2021年至2024年,公司持续亏损。根据2025年1月21日的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将亏损1.3亿元至1.69亿元,营业收入预计在1.6亿元至2.08亿元之间,同比大幅下滑。而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67亿元至2.0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根据相关规定,海源复材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股票交易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除了业绩惨淡,海源复材的高层也经历了动荡。2024年12月26日,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程健因个人原因辞职;2025年1月1日,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张忠也因个人原因辞职;2月27日,独立董事叶志镇也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对于赛维电力而言,金紫欣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当前8.47元的股价已经低于每股9.42元的转让价格,这无疑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
尽管转让价格不菲,但对于急需“壳资源”的紫光照明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为了这个机会,刘洪超、丁立中、刘浩已经等待了多年。紫光照明自2018年从新三板退市后,便开始冲击科创板,虽然一度通过上市委审核,但最终主动撤回了注册申请。之后,公司又将目光转向创业板,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紫光照明在2024年底曾参与*ST名家的重整计划,但最终未能成为重整投资人。然而,一个月后,金紫欣突然出现在海源复材的股权交易公告中,使得刘洪超、丁立中、刘浩距离上市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外界普遍猜测,紫光照明入主后可能会将新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紫光照明在2025年1月投资了紫创光科(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了以排涝机器人和载重无人机为代表的系列人工智能产品,为公司开辟新的发展赛道。这些动作都为紫光照明未来向投资人展示想象空间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