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组图片揭示了小米汽车SU7 Ultra车主的维权行动。一位车主拉起横幅,声称其购买的新车在短时间内便出现故障,且目前已有两台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这一事件迅速发酵,成为小米汽车自交付以来首次公开的维权风波。
据网友爆料,这位车主在3月初提取了新车,但车辆在使用不久后就出现了问题。尽管时间已近一个月,但车主仍用“隔天就坏”来形容,这可能意味着故障出现得较早,而维权过程一直持续至今。另一种说法是,车主近期又新购了一辆SU7 Ultra,同样遭遇了问题。具体细节尚需小米官方进一步说明。
小米汽车曾大力宣传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为SU7 Ultra车主提供了包括尊享维保服务、5年免费基础保养和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质保在内的八项权益。然而,此次维权事件暴露出,当面对实际质量问题时,服务承诺与消费者体验之间可能存在差距。
作为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旗舰产品,SU7 Ultra集成了众多前沿技术,如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其复杂度远超小米的传统业务。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电子产品领域的迭代思维难以直接应用于汽车领域,因为汽车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远高于电子产品。如果此次维权涉及的严重质量问题确实与核心系统相关,那么这将对消费者信心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维权的车主周艾伦并非首次因汽车质量问题而维权。去年,他曾因购买的迈巴赫在提车10天后出现A柱漏水而成功维权,获得了奔驰4S店提供的3年整车延保和保养套餐。这一经历使他对汽车质量问题更加敏感,维权方式也更加成熟。尽管部分网友对其动机表示质疑,但更多人关注的是问题本身是否属实,认为无论车主是谁,新车故障都应得到重视。
小米SU7 Ultra车主的维权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反映了造车新势力普遍面临的产品可靠性挑战。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兴起,跨界造车成为趋势,但“交付即维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一事件不仅考验着小米的危机应对能力,也引发了公众对造车新势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深度思考。它值得被放在更广阔的行业背景下审视,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