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业,作为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子集团,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这一举动标志着京东工业在历经多次尝试后,正稳步迈向资本市场的新阶段。
京东工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领先提供商。通过多年的布局与发展,京东工业已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体系,覆盖了从商品到采购、履约及运营的各个环节。根据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在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的份额已达到4.1%,成为该领域的最大服务提供商。
京东工业的成长历程,是其不断挖掘和利用京东集团在供应链技术与运营方面深厚积累的过程。通过将零售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工业供应链领域,京东工业成功打造了名为“太璞”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内部积累,京东工业还通过外部融资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其中包括红杉资本、GGV纪源资本等知名机构,以及中东资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这些投资机构的加入,不仅为京东工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指导。
在财务表现方面,京东工业近年来的业绩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京东工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和203.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尤为京东工业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提升,净利润从2023年的480万元增长至7.62亿元,增长率高达15775%。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京东工业全链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
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为京东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3.8万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增长的趋势为京东工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也是刘强东资本版图不断扩张的缩影。作为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强东一直致力于以京东为孵化器,分拆成熟业务,打造更多的上市公司。一旦京东工业成功上市,刘强东旗下的上市公司阵营将再度扩大,进一步巩固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面对未来,京东工业将继续依托京东集团的资源与自身优势,在工业供应链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和扩展供应商体系。同时,京东工业也将积极寻求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机会,以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