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分级与渠道变革的浪潮中,区域零售企业的资本化探索展现出新的活力。近期,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625.HK)正式登陆港交所,被誉为“苏中超市第一股”,此次IPO募资约1.5亿港元,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宏信超市的上市首日表现颇为引人注目。以3.44港元/股的价格开盘后,股价一度攀升至3.65港元/股,尽管随后出现波动,甚至短暂跌破发行价2.50港元/股,但截至收盘,其港股市值仍达到5.36亿港元,换手率为12.97%。
作为深耕扬州市场近二十年的区域零售巨头,宏信超市的上市不仅标志着其企业价值的重新评估,更为行业提供了关于区域零售龙头发展路径的新思考。行业分析师指出,宏信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难以复制的区域供应链网络和数字化运营体系,这些优势通过差异化定位和业务结构的重塑,为县域零售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模式参考。
尽管宏信超市在扬州市场拥有稳固的地位,按销售额计,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9.1%,但在更广泛的行业内,它并未能跻身“百强俱乐部”。然而,这并未阻碍宏信超市在经营业绩上的持续增长。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其年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除了批发业务的崛起,宏信超市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其中预制菜业务备受瞩目。2024年前九个月,其餐食供应及销售收入达到472.5万元,中央厨房日产能达2万份餐食。尽管目前预制菜业务在扬州地区的市场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仅为1.21%,但宏信超市已明确表示将加大对该业务的投入力度,计划扩大预制菜的供应链规模,以期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宏信超市的上市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长期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在消费复苏动能转换的当下,宏信超市的成功上市不仅验证了“区域深耕+供应链深耕”模式的可行性,更为行业提供了新的估值参照系。对于其他区域零售企业而言,宏信超市的探索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