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迈出了商业化运营的重要一步。中国民航局近日正式颁发了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此举意味着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将从先前的试验阶段,正式踏入商业化运营的新纪元。
获得此次运营合格证的企业,其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取得了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四张证书的集齐,为低空载人服务和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商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消费者将有机会在指定的运营点购买票务,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并逐步拓展至更多领域和场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筹备运营合格证的申请,预计将在更多城市开展商业飞行运营。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推进低空经济监管体系的完善,有序推动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低空消费的发展,为行业的持续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根据天眼查专业版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6400家。其中,仅2025年截至目前,就新增注册了约530余家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超过1300余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0.7%。紧随其后的是河北省和江苏省,分别拥有超过740余家和超过420余家相关企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天眼查的风险数据,我们也发现约有6.05%的无人驾驶相关企业涉及司法案件。这提醒我们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并防范潜在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