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于有意购买电脑的消费者而言,市场现状略显尴尬。年初推出的四款新型显卡虽然在性能上相较于之前的RTX 40系列有所提升,但价格区间却位于4500至30000元的中高端市场,这对于许多用户而言,几乎等同于一台完整电脑的预算。
消费者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若追求全面配置,钱包压力巨大;若选择妥协购买旧款显卡,则无法享受完整的DLSS 4.0技术。这一现状使得仅想升级显卡的轻度游戏玩家陷入“高端显卡价格高昂,低端市场缺乏新品”的困境。
更为棘手的是,开售前备受瞩目的RX 9070和RX 9070 XT,上市后的价格直接飙升至4999元和5999元,与发布时承诺的4499元起售价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一价格依然难以承受。可以说,两大显卡巨头——英伟达(NVIDIA)和AMD,凭借各自的新品成功推高了整个行业的消费水平。
然而,今年年初热门3A游戏的频发,让不少玩家萌生了组装一台主流价位游戏电脑的想法。针对这部分消费者,既有好消息,也有不那么理想的消息。
好消息是,英伟达旗下新一代移动端独立显卡已全面解禁,搭载这些新显卡的游戏本预计本周将全面上市。同样作为新显卡,它们同样支持完整的DLSS 4.0技术,且价格相较于自行组装整机更为亲民。
但坏消息是,这一代移动端RTX 50系列显卡的表现远不及预期。除了已知的ROPS单元缺失和驱动优化问题,其基础理论性能的提升幅度也远低于消费者预期。
从此次解禁的显卡参数来看,中高端产品线包括RTX 5080 Laptop、RTX 5090 Laptop,以及因故提前泄露的RTX 5070Ti Laptop。尽管名称相似,但英伟达桌面端与移动端GPU在核心、架构及功耗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移动端卡皇RTX 5090 Laptop采用的是桌面端RTX 5080的GB203核心,但仅配备82组SM单元和10496个CUDA核心,且功耗仅为175W,远低于桌面端RTX 5080。
RTX 5080 Laptop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其核心单元被大幅削减,整体规格与RTX 4080 Laptop相差无几,性能远不及桌面端的RTX 5070Ti。至于RTX 5070Ti Laptop,其性能更是仅达到桌面端RTX 5070的80%-90%。
不过,此次新品也有亮点。首先,显存未缩水,RTX 5090 Laptop的显存高达24G,更适合AI相关工作流;RTX 5080 Laptop和RTX 5070Ti Laptop则保持了与桌面端一致的GDDR7显存设计。其次,新一代MAX-Q技术理论上能显著提升能效表现,尽管在游戏本上谈论能效略显牵强。最后,RTX 50系列还带来了全新DLSS 4技术,引入多帧生成功能,理论上可使游戏帧率大幅提升,但考虑到操作延迟,多帧生成功能并不建议开启。
从跑分表现来看,RTX 5090 Laptop的Time Spy图形分集中在25000-19000分之间,性能提升约10%;RTX 5080 Laptop的分数则在22000-18000分之间,性能提升达到16%,与RTX 5090 Laptop的差距缩小至10%以内,性价比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轻薄型产品线上,RTX 5090 Laptop的性能甚至可能不如常规的RTX 4090 Laptop,轻薄全能本的性能损失也更为明显。
目前,搭载RTX 5090 Laptop和RTX 5080 Laptop的游戏本已全面上市。以华硕为例,搭载RTX 5080的ROG枪神9超竞版售价为24999元,国补后降至22999元;搭载RTX 5090的版本则定价为29999元,国补后27999元。雷神科技也发布了多款新品,其中搭载RTX 5080的雷神ZERO 18 Pro定价为21999元,国补后19999元;RTX 5090版首发价28999元,国补后26999元。
尽管这些新品相较于前代有所提升,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20000元起步的游戏本性价比依然有限。实际上,从Steam硬件调查榜单来看,GTX 1060、GTX 1650等多年前的入门显卡依然占据榜单前列,甚至英特尔的Xe核显和UHD核显也能跻身前二十。这表明,许多用户对显卡性能的要求并不高,更看重性价比。因此,消费者更期待的是更换Blackwell架构后,诸如50/60等亲民产品线能带来实质性的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