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上,面壁智能CEO李大海就云端模型与端侧模型的协同作用,以及端侧模型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发表了独到见解。
李大海强调,云端模型与端侧模型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协同关系。云端模型致力于全知全能,处理复杂任务,超越人类思考的能力上限;而端侧模型则侧重于灵敏感知,基于感知做出符合人类直觉的决策,并迅速行动。这种分工,恰似人类大脑与小脑的智能协作。
作为清华孵化的基座大模型公司,面壁智能自2024年起聚焦端侧大模型,已发布9个端侧模型,多个具备行业领先水平。其中,面壁智能在2025年发布的cpmGO超级助手,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展现了端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采访中,李大海进一步阐述了面壁智能的技术优势与战略定位。他表示,创业公司要在认知密度和能力密度上构建优势,而非资金密度。面壁智能正是凭借对云端与端侧协同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端侧模型上的深厚积累,赢得了市场认可。
针对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差异化需求,李大海认为,当前是早期阶段,各家车企都在智能座舱方向上进行点状探索。但最终,这些点状探索会连成一片,智能化将趋于同质化。因此,谁能更快地从点状推进到面状,拥有更好的性价比和速度,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端侧模型与DeepSeek等云端服务的对比中,李大海指出,纯云端方式无法解决弱网、隐私等问题。端侧模型在隐私和可靠性上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处理敏感信息,不上传云端,降低泄露风险。云与端应协同工作,端侧负责理解用户,做出决策,云端则处理更复杂的工作。
谈及面壁智能在汽车业务的深化方向,李大海表示,公司将专注于座舱领域,与智驾系统协同。端侧大脑感知环境、用户意图,转化为智驾系统可理解的指令,实现座舱与智驾的深度融合。例如,用户说“我有点晕车,你开慢点”,智驾系统就会采用平缓的跟车策略。
面对与智驾系统融合的挑战,李大海认为,这需要与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节奏不会太快。同时,他也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提出“AI原生”理念,鼓励员工使用AI原生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智能座舱的演进方向上,李大海展望了未来汽车的超级智能体愿景。他认为,未来汽车将像《钢铁侠》中的贾维斯一样,成为用户的超级助理,懂用户、灵敏感知,先用户一步想到并完成任务。面壁智能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