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的2024年,电动化趋势已不可逆转,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将智能驾驶从概念转变为购车决策的关键要素。宝马、奥迪、奔驰(BBA)这三大德系豪华汽车品牌,面对中国市场的新挑战,纷纷踏上了与中国科技巨头合作的“中国脑”战略之路。
宝马早在2015年便与阿里巴巴携手,从云计算、智能网联到AI大模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此次,宝马更是借助阿里斑马元神AI技术,根据中国用户的高频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不仅接入了支付宝、高德地图等本土应用,还优化了中文语义解析能力,解决了德系车机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问题。新世代车型搭载了算力提升20倍的电子电气架构,支持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多功能协同,展现出宝马在智能化转型上的决心。
除阿里外,宝马还与华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华为的合作,宝马将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应用生态,通过深度融合鸿蒙生态,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全场景智能出行体验。同时,宝马依托电池行业巨头,采用圆柱电芯技术提升续航与充电效率,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超50%。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宝马从“德国技术+中国制造”向“德国技术+中国生态”模式的转型。
与宝马的渐进式合作不同,奥迪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方式。2025年1月,奥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涵盖燃油车平台与纯电平台。即将上市的上汽奥迪A5L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无图城市领航的燃油车,采用华为双激光雷达方案,实现复杂路况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表示,华为智驾的加持将助力奥迪在智能化体验上超越新势力品牌,目标2025年高阶智驾车型销量占比超30%。然而,奥迪过度依赖华为可能面临技术路径锁定的风险,若未来华为智驾技术迭代方向与奥迪产品规划冲突,或引发供应链话语权争议。
奔驰则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在北京、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进行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的研发;另一方面投资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联合开发城市领航功能。新一代奔驰E级已经采用了高通8295座舱芯片和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L2+级导航辅助系统,同时与国内顶级智驾供应商合作,为自己的纯电CLA定向打造端到端高阶智驾方案。奔驰的谨慎合作策略反映出了其对技术主导权的坚守,在德国总部保留核心算法研发团队,并在中国市场开放生态层合作,试图在创新与可控性之间找到平衡。
面对2024年在华销量集体下滑的残酷现实,宝马下滑13.4%、奥迪下滑10.9%、奔驰下滑7%,BBA不得不做出改变。BBA的“中国脑”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数据闭环、生态粘性和成本控制三大要素。能否通过本土合作构建符合中国路况的数据训练体系,华为鸿蒙、阿里生态等与自身品牌调性的融合度如何,以及如何解决合作带来的研发投入激增问题,都将直接影响BBA在智能时代的竞争力。虽然BBA通过合作拿到了智能化的“入场券”,但销量困境仍待解决。智能化虽是主要问题之一,但并非唯一短板。BBA只能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合作与转型之中,而这场“中国脑”战役,或将直接决定谁能在智能时代重新定义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