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中,2025年见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速度之战”。在这场竞赛中,亿纬锂能以其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据悉,亿纬锂能近期成功获得了来自一汽奔腾、长安汽车以及小鹏汇天等多个领域客户的定点通知,标志着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一连串的定点合作,无疑为亿纬锂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亿纬锂能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在大圆柱电池技术上的深耕细作。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亿纬锂能已经成功实现了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并成功应用于多款车型中。截至2025年2月中旬,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经实现了超过31300台的量产装车,单车最长行驶里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5万公里以上。
锂电池的封装形式主要包括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而大圆柱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性能优越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成为了未来市场增长的重要方向。亿纬锂能凭借其在大圆柱电池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成功吸引了众多车企的青睐,并成功获得了大批量圆柱电池的订单。
亿纬锂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通过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不断推动圆柱电池的迭代升级。亿纬锂能认为,圆柱电池在标准化尺寸、原位升级以及适配多类型、多场景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一战略不仅为亿纬锂能赢得了市场份额,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特斯拉在2020年提出4680电池概念以来,全球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大圆柱电池的研发热潮。亿纬锂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46系大圆柱电池在2023年就已经实现了量产上车。目前,亿纬锂能的产品已经进入奔驰、Rivian等6家车企的供应链,成功带动了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在高端市场份额的提升。
除了在传统动力电池市场的亮眼表现外,亿纬锂能还在积极拓展圆柱电池的使用场景。近日,亿纬锂能发布了18650 30PL与21700 50PL两款全极耳圆柱电池新品,并推出了倍率型圆柱电池全面解决方案。这两款新品在功率、温升、续航、快充、循环寿命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圆柱电池技术与能效的新高度。
在产能扩建方面,亿纬锂能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基于对未来市场增速的乐观判断,亿纬锂能正在积极推进产能投建。近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5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这一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亿纬锂能的产能规模,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亿纬锂能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马来西亚工厂已经在2024年12月完成了设备进场,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完成了产线调试,成功实现了首颗电池产品的下线。这一工厂的建成投产,不仅提升了亿纬锂能的海外交付能力,更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动力电池行业红海厮杀的背景下,亿纬锂能已经在新赛道上疾驰狂奔。作为国内少数业务覆盖消费、动力、储能全场景的锂电龙头,亿纬锂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生态协同能力,成功切入了具身智能与低空经济赛道。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亿纬锂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亿纬锂能的技术布局相对较早。其已经为某国际eVTOL企业研发了电池系统并交付了A样产品,同时还在向多家国际客户送样测试。亿纬锂能的eVTOL电池在能量密度、快充性能以及循环寿命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为其在航空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储能领域,亿纬锂能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全球知名研究机构InfoLink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亿纬锂能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跃居全球第二。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亿纬锂能在储能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更得益于其在市场布局和客户服务上的卓越表现。
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单纯产能扩张的模式已经失效。在这样的背景下,亿纬锂能凭借其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成功实现了突围。从地面到低空再到人形,亿纬锂能凭借技术立身,不断拓宽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这场“突围战”中,亿纬锂能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市场份额,更为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