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续保难题:保费高涨,保险公司为何连年喊亏?

   时间:2025-04-01 15:04: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围绕小米SU7交付一周年的话题,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掀起了波澜。据多方报道,一些小米SU7车主对高昂的续保费用表达了不满,甚至有车主遭遇了保险公司冷遇,引发了广泛讨论。

多位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续保账单,费用因地区差异而在4000至7000元不等。然而,也有极端情况出现,一位苏州车主的保费账单高达10240元,除了交强险外,还附加了高额的第三者责任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这一情况反映出,尽管多数车主的续保费用较首期有所降低,但部分车主仍面临保费负担较重的问题。

实际上,小米SU7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平均保费较燃油车高出约21%,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多出1687元,约为燃油车全年保费的1.8倍。一位温州小米SU7车主透露,作为首批车主,在续保日期到来时,竟没有保险公司主动联系,主动询问时甚至被保险公司员工删除好友,这一遭遇无疑加剧了车主们的不满情绪。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偏高,一方面是由于其维修成本较高,智能化、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一旦损坏,往往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导致维修费用上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出险率也相对较高,这与其使用特点有关。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能源成本优势,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选,且车主群体相对年轻,驾龄较短,提速快、噪音小的特点也使得其相对容易出险。

然而,尽管消费者抱怨连连,保险公司却并未从中获利。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却达到了57亿元,呈现出连续亏损的状态。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等问题。

具体来说,一些新能源汽车在投保时存在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兼职营运货车按非营运货车投保等情况,导致保费充足度不够。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存在偏差,保险公司的调价空间受限,不能充分反映车辆的真实风险水平。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新能源车险市场的亏损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上。小鹏P7车主在一年未出险的情况下,续保价格却莫名增加了1600元;特斯拉车主在投保时也遭遇了保费上涨、被要求购买额外险种等问题。这些案例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车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