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的聚光灯下,元戎启行CEO周光分享了对自动驾驶未来的深刻洞察,将这家企业的愿景和技术路径清晰地展现在业界面前。作为搜狐汽车的战略合作媒体,我们有幸全程记录了这次深度访谈,带您走进元戎启行的物理AI世界。
周光首先澄清了元戎启行的定位:“我们并非仅仅是一家智能驾驶公司,而是一家致力于物理AI研发的企业。”他坚信,物理AI才是通向完全自动驾驶的钥匙,而智能驾驶只是这一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谈到特斯拉FSD与中国智驾方案的差距时,周光坦诚地表示:“特斯拉V13确实领先一个代差。”他解释,V12实现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而元戎启行等国内企业虽在追赶,但仍需时间。不过,周光也看到了国内企业的优势:“我们在中国,拥有中国特色的数据集,这是特斯拉所无法比拟的。”
周光进一步阐述了端到端与大模型的关系,强调大模型是端到端的一个进阶形态。他认为,只有掌握好大模型技术,才能更好地解决垂类场景中的问题。以汽车为例,没有通用的移动能力,专家系统就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
“理解物理世界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周光举例说,“如果汽车不能理解火车道和火车,那么它就不安全。比如,在红绿灯前排队时,如果汽车排在了铁轨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他强调,实现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需要对物理世界有广泛的认知。
元戎启行CEO周光在论坛现场
面对车企加大自研力度的趋势,周光表示,元戎启行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顶尖的技术和体验。他认为,虽然自研趋势在中低阶智能驾驶领域明显,但在高阶甚至最新的VLA领域,车企仍需要时间积累人才、数据和训练经验。元戎启行则希望通过不断突破物理AI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在谈到数据质量和数量对端到端训练与迭代的影响时,周光指出,虽然数据至关重要,但在未进入大模型时代之前,企业并不具备高效使用数据的能力。他透露,元戎启行也在研发V13架构,希望能够在中国率先推出类似效果的产品。
周光还分享了对智能驾驶商业化的看法。他认为,追求AI的天花板和追求规模化商业化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元戎启行既追求AI的上限,也注重商业化的实现。他们计划推出不同芯片平台支持的解决方案,以降低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
在回答关于L3级自动驾驶的问题时,周光表示,L3级自动驾驶更多是一个工程问题,而AI能力的提升将极大地简化这一工程。他认为,特斯拉之所以没有强调L3级自动驾驶,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驾驶。
最后,周光强调了元戎启行对AI未来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突破物理AI技术,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在物理世界的应用。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