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日宣布,其3月份的车辆交付量已突破29000台大关,这一成绩标志着小米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稳步前进。公司同时表示,产能提升计划正在顺利推进,对实现全年350000台的交付目标充满信心。
回溯至上月18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汽车正全力加速产能提升,基于此,公司将2025年的全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台。这一调整反映了小米对市场需求及自身产能提升的乐观预期。
事实上,小米汽车对销量目标的调整并非首次。最初,小米汽车设定的2025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但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和市场反馈的积极,公司决定将目标上调5万辆。这一决策背后,是小米汽车对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及产能提升策略的成功实施。
小米SU7车型自去年上市以来,便一直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供不应求成为常态。雷军此前透露,SU7上市11个月内,销量已超过32万台,且仍有大量订单等待交付。这一现象表明,小米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当前最大的挑战并非市场需求,而是产能限制。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小米汽车或许是唯一一家能让消费者愿意排队等待十几万辆车的品牌。这一独特的市场地位,无疑为小米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米近期发布的新车SU7 Ultra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发布后仅2小时,大定量便突破10000台,成功达成全年目标。SU7 Ultra的火爆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车今年的销量预期。
小米汽车还计划在今年推出第二款车型YU7。鉴于SUV在中国市场的畅销趋势,YU7有望成为又一款爆款车型。为了尽快满足市场需求,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已实施双班生产模式,并加速二期工厂的建设。据悉,二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计划于今年完工并投产,以尽早向消费者交付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