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上,为旌科技CEO郑军接受了搜狐汽车的独家采访,分享了他对汽车芯片行业的深刻见解。
郑军表示,尽管当前汽车智能化市场繁荣,但这种局面并不会持续太久。他预测,汽车芯片领域的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最终可能只剩下三四家主导企业。这一判断基于芯片行业对规模效应的强烈依赖,以及市场收敛的趋势。
他进一步解释,市场收敛后,行业将进入成熟期,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在此期间,企业数量减少将使得上下游之间在价格和销量上更容易达到平衡,从而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
郑军还谈到了企业经营策略。他认为,只做汽车芯片很难实现持续化发展,因为这样的企业在供应链端没有优势。为了增强议价权,芯片公司需要有一个消费类量大的产品来支撑其规模,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
针对当前整车企业推新车速度加快的趋势,郑军表示,芯片行业的研发节奏已经非常快,但仍需要适应汽车行业的节奏。他指出,为旌科技通过与主机厂和Tier 1的紧密合作,已经大大加快了芯片的研发和上市速度。
在谈到成本压力时,郑军表示,汽车芯片的成本受到严格限制。他举例说,一个10万元的车,主机厂只能花费3%~5%的成本用于预控和芯片。因此,芯片公司需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上下功夫。
对于自动驾驶感知路线的发展,郑军认为,视觉+AI的多模态感知将是主流趋势。他表示,为旌科技的芯片将支持这一趋势,无论客户选择使用激光雷达还是毫米波雷达,都能得到良好的支持。
在谈到蔚小理等主机厂自研芯片的话题时,郑军表示,虽然自研芯片对主机厂来说具有吸引力,但行业共识的形成需要时间。他指出,只有当现实证明自研芯片并非最优选择时,行业才能逐渐回归理性。
郑军还对智驾平权表达了看法。他认为,智驾平权将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下沉和普及,让更多人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
在具身智能领域,为旌科技也有所部署。郑军表示,公司正在与机器人公司进行交流和合作,但目前这一领域还不是公司的重点,将持续跟进。
最后,郑军强调了行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芯片公司应该专注于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而软件、中间件等领域则应该由专业的公司来完成。通过紧密协作和分工合作,才能共同推动汽车芯片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