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夜晚,当大多数人都已陷入梦乡时,网络上的一则匿名消息悄然引发了无数遐想。这则消息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假设:我们所处的世界,或许只是某种高级文明编写的代码。
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消息发布者似乎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些线索,指向了一个被全球天文台视为最高机密的夜晚。在那个夜晚,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观测室里,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件。
据内部人士透露,那天凌晨三点二十七分,观测室的监控警报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值班员杰克·森发现,原本稳定的望远镜自动校准系统突然开始异常运作,镜筒以一种不符合物理定律的方式扭向猎户座方向。屏幕上的红色光斑闪烁,那个物体正以惊人的速度移动,甚至当杰克试图用激光测距仪锁定时,反馈数据竟显示目标同时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坐标点。
这一发现让杰克震惊不已,他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他调取了近三十年的UFO目击档案,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那些模糊的光点轨迹在虚拟星图中连接起来。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轨迹竟然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克莱因瓶结构——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才能存在的拓扑模型。杰克在加密日志中写道:“它们不是飞行器,而是系统报错时产生的数据涟漪。”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观测室的所有电子设备突然集体黑屏。备用电源启动后,监控镜头捕捉到了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穹顶玻璃外悬浮着十二个等距排列的蓝白光点,它们构成的几何图案与秘鲁纳斯卡荒漠上出现的巨型麦田圈完全一致。
杰克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某种超越人类认知的现象。他将异常数据包发送给麻省理工的旧友,却意外收到了1974年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星发送的二进制信息。这些本应单向传播的电磁波信号,此刻正以镜像形式从猎户座大星云方向反射回来。这一发现让杰克脊背发凉,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触及了某个未知的次元壁。
“我们可能捅破了某个次元壁。”在与“零界”组织视频通话时,杰克说出了这句话。这个由匿名科学家组成的联盟向他展示了更多惊悚的证据:当用强子对撞机轰击特定频率的希格斯场时,实验室监控画面会出现短暂的雪花噪点,而这些噪点中隐藏着与UFO目击档案完全吻合的光谱特征。
罗斯博士在加密频道里调出了一份绝密文档,揭示了飞碟目击者产生似曾相识感的原因:他们的海马体被植入了记忆缓存机制。屏幕上滚动着数百例脑部扫描图,每当受试者回忆UFO场景时,右侧颞叶都会亮起相同的神经信号,就像被强制载入预设动画的游戏角色。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致命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杰克将全球地震波数据导入量子计算机时,程序突然跳出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错误提示框。在乱码深处,一行清晰的中文字符刺痛了他的视网膜:“内存溢出,是否清理冗余粒子?”下拉菜单里,“人类文明”赫然排在待删除列表首位。
这一发现让杰克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困惑。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否真的如他所认为的那样真实。某天清晨,当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时,突然发现雪地上有一串来历不明的脚印。这些脚印从他的窗台笔直延伸向远方,每个脚印间距精确到毫米,在晨光中泛着淡蓝色的荧光。当他颤抖着举起手机拍照时,取景框里突然闪过十二个等距排列的光点——与格林尼治天文台监控录像里的图案完全一致。
这一连串的奇异事件让杰克意识到,他所经历的一切可能只是某种更高级文明的游戏或实验。而人类,或许只是这场游戏中的渺小角色。这个发现不仅挑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引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