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正加速布局全球低空经济产业的浪潮。随着这一新兴产业的爆发期到来,上海凭借其政策引导、资本注入和产业链协同的优势,成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热土。近日,上海市重点扶持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时的科技,成功完成了B+轮融资,由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携手投资,融资总额已超过1亿美元。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E20 eVTOL的研发进程和适航取证工作,进一步巩固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2024年,“低空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上海积极响应,通过政策创新、场景开放和资本引导,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时的科技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倾转旋翼载人eVTOL研发的企业,凭借其技术领先性、商业化潜力及全球化视野,成为了上海市在低空经济高质量行动方案发布后,这一领域唯一投资的eVTOL主机厂。E20 eVTOL采用了倾转旋翼构型,融合了多旋翼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高速巡航的优势,最高时速可达320公里,航程200公里,能够搭载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展现了卓越的性能。
倾转旋翼构型凭借其载重比、运营经济性和适航性上的优势,被业内视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最优解决方案。海外领先的eVTOL企业大多采用倾转构型,这一趋势也影响了国内的从业者们,包括高校团队、初创公司和央企国企等,纷纷开始研发倾转旋翼eVTOL,倾转旋翼构型已成为行业主流的技术方向。
时的科技锚定了30-150公里的低空出行场景,作为现有交通工具的有效补充。目前,E20 eVTOL已经获得了来自安徽省通航集团、东部通航、皖江金租、Autocraft等海内外企业的意向订单,总数超过500架。公司不仅立足中国市场,还积极在马来西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地区进行布局,国际化基因是其获得上海青睐的关键因素。
在适航审定方面,时的科技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率先签署了问题纪要G1,为其商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拓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成熟的供应链合作、团队经验积累及国际化视野,时的科技在适航审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eVTOL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能否在载人出行领域实现高密度、低成本运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应对高频次、短间隔的运输需求,对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起降效率、充电速度等提出了极高要求。时的科技E20 eVTOL通过800V高压超充设计、可换电池包设计、32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以及更安全的起落架设计,相较于其他产品,将单日运营班次提升了30%以上,为破解商业闭环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
上海市对时的科技的资金支持,体现了其对新兴产业的前瞻布局和坚定决心。上海积极协同产业链,依托长三角航空制造集群,不断优化和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时,上海还积极探索低空、空域管理、适航认证等政策制度,为eVTOL的商业化扫清障碍。通过国有资本与市场化基金的联动,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加速技术转化。
随着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E20 eVTOL将率先应用于城市观光、商务通勤等场景,逐步构建起“空中出租车”网络。作为上海低空经济的标杆企业,时的科技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探索,不仅彰显了上海城市创新驱动的战略决心,更为全球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政策、资本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上海正以时的科技为支点,撬动万亿级低空经济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