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原有的固定上网电价制度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其局限性日益显现。这一制度不仅未能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还未能让新能源项目公平承担电力系统的调节责任,矛盾逐渐累积,亟需通过市场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近年来,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各地电力市场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规则日益完善,这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成为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即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同时,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根据存量和增量项目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以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的具体实施将以今年6月1日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投建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将继续执行原有政策,而之后投建并网的项目则将实施新的市场化政策。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既保持了存量项目的平稳运营,又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了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今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也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该办法规定,以4月30日为界,对光伏电站项目进行“新老划断”。4月30日及以前完成并网且装机容量低于20MW的光伏电站,仍可全额上网。而5月1日及以后完成并网的项目,则根据装机容量进行分类管理,6MW以下的户用项目可全额上网,工商业项目则需自发自用、余电上网;6MW以上、20MW或50MW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部分地区可余电上网或转为集中式光伏电站。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市场正式告别了固定电价时代,迎来了全面市场化交易的新阶段。在新能源发展的“下半场”,项目质量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提升项目质量并非易事,不仅技术门槛高,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此背景下,华为在2025年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华为数字能源认为,新能源下半场,安全和质量是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随着数字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场景、产业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业务总裁孟少云表示,当前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光伏投资依然具有确定性机会,同时2025年也是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元年,全场景构网型储能将加速应用。华为的光风储发电机将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在华为的数字能源版图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华为将持续强化这一体系,通过3个坚持和6个合作升级,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赢。2025年,华为将继续坚持伙伴保护、让伙伴赚到钱、公平阳光合作等原则不动摇。
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华为数字能源解决方案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专门从事短交通电控系统研发、制造和销售,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随着园区用电成本攀升和出海业务增多,广东高标采用了华为全新一代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打造绿电、低碳园区。目前,园区已安装光伏1.434MW,并于2024年4月实现并网,全部采用华为逆变器。通过光储协同,该方案保障了用电稳定,提升了绿电消纳比例,储能收益率达24.72%,回本周期约为3.3年。
在深圳福田笔架山公园西门停车场,一座“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也采用了华为的解决方案。该示范站可同时为28台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采用华为超充技术,部署了三套720kW全液冷超充主机,每年可生产绿电超5万度。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展示了华为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实力。
华为坚持五点价值主张,包括穿越产业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穿越产品生命周期的可靠产品质量、基于根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从元件到系统安全的四维安全体系以及无处不在的服务团队和能力。这些价值主张不仅体现了华为对新能源行业的深刻理解,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