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SU7车祸三大谜团:电池安全、车门解锁、智驾功能如何回应?

   时间:2025-04-02 16:18: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针对“3.29小米SU7高速事故”引发的广泛关注,小米科技的首席执行官雷军于4月1日晚在微博上发表了个人声明,深切哀悼在这场不幸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三位年轻女孩,并向她们的家人表达了诚挚的慰问。雷军还指出,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紧接着,在4月1日下午,小米汽车官方首次公开回应了此次事件,并公布了一系列关键数据和车辆状态信息。当晚,小米汽车再次通过一篇名为《回应公众关切》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公司的立场。

小米汽车的回应中,除了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紧急情况下退出”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外,还针对其他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澄清。其中,关于车辆起火的原因,小米表示,根据后台数据分析,可以确定事故车辆的起火并非网络上传言的“自燃”,而是车辆在猛烈撞击隔离带的水泥桩后,整车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的。这一回应排除了电气系统故障导致起火的可能性,但并未完全消除公众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担忧。特别是关于电池的安全性,小米被质疑是否在设计上足够重视防撞性和对乘员舱的保护。

针对车门能否在事故中打开的问题,小米表示,由于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因此无法确定事故发生时车门的状态。这一回应引发了公众对于车辆安全性能的进一步讨论,特别是关于隐藏式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问题。有观点认为,无论门把手是否隐藏,车辆在碰撞后应能立即断电并正常解锁,以便救援人员能够迅速打开车门。对此,小米被呼吁提供更多细节,以消除公众的疑虑。

小米还解释了其SU7标准版车型所配备的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包括碰撞预警(FCW)和紧急制动(AEB)两个子功能。然而,这一功能目前并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这一说明引发了公众对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际效能的质疑。有观点认为,如果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未能明确告知这一限制,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误导。因此,有声音呼吁企业在宣传智能驾驶功能时,应更加透明和谨慎。

此次小米车祸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局限性,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能力的质疑。电池的安全性、车门的可靠性以及紧急制动系统的有效性等问题,都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也促使车企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仅仅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智能驾驶汽车时,应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