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比亚迪崛起映照中国制造业辉煌跃迁,清华院长动情泪赞!

   时间:2025-04-02 17:05: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央视《面对面》节目的镜头前,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朱民深情谈及比亚迪工厂,声音几度哽咽。他讲述的,不仅是比亚迪这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制造业从困境中突围、不断攀升的精神内核。

朱民强调,中国制造业的华丽转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载深厚积淀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凭借“最便宜”的标签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随后二十年,以“物美价廉”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而展望未来二十年,中国将以“高性价比、高品质、高科技”的全新面貌,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朱民特别提到比亚迪,指出其背后是技术革新与工程师文化的深度融合,这种文化正引领着产业迈向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激增23.8%,其中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5%。这家起初以“电池代工厂”身份起家的企业,如今正作为技术输出者,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比亚迪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1980年至2000年,中国处于成本红利时代,比亚迪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工厂”的基石,但利润空间有限。1995年,比亚迪创业之初便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为手机品牌代工电池,毛利率极低,反映了当时中国制造业的普遍困境。

进入2000年至2020年间,中国制造业迎来了效率革新阶段,比亚迪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流程优化,实现了向价值链上游的跃升。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时,其电池生产线的人均产出已达到日企的1.8倍,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效率的大幅提升。

步入2020年后的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将以“高性价比、高品质、高科技”为核心竞争力,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比亚迪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7%,超过了大众集团的5.3%。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59691件,在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建立了强大的专利池。

比亚迪的工程师团队,是其无形的护城河。在深圳坪山全球总部,由超过10万名工程师和11个研究院组成的强大阵容,正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同时通过针刺测试;易四方平台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中国每年数百万STEM毕业生的强大储备和制造业研发人员年均15%薪资增长的正向循环。

“中国最大的资源是几千万工程师,中国工程师的力量,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朱民在谈及比亚迪时感慨道。

比亚迪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已达542亿元,累计投入超过1800亿元,研发人员规模位居全球车企之首。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模式,正是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佳例证。比亚迪通过高强度的垂直整合,构建了覆盖锂矿开采、半导体IGBT芯片以及电机电控的完整产业链,使其在面对危机时更具韧性。

朱民的激动之情,映射出中国制造业所经历的历史性跨越,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比亚迪从昔日的追赶者,成长为如今的定义者,从价格接受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完成了一次伟大的产业蜕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