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三星STEM GIRLS:科技女孩逐梦,智慧实践绽放未来之光

   时间:2025-04-02 23:10: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国各地的科研场所,几位年轻女性正以科学之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中科院生态中心密云园区,王思淇,一位来自云南的女孩,正运用沼泽红假单胞菌,打造一项旨在促进生态治理的绿色装置。而在遥远的上海,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内,四川姑娘郑好则将普通的烘箱转变为“沙漠实验室”,探索着将荒漠变为绿洲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徐若菡正设计一种传感器,让它能够依附于猕猴桃藤架上,收集数据。

这些富有创意的科研实践,均源自三星第七期“探知未来科技女性培养计划”(STEM GIRLS项目)。经过激烈的线上课程学习及方案筛选答辩,从全国113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122名少女,最终得以进入线下课题营地,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竞技。

在“沙漠变绿洲”课题实验中,STEM GIRLS女孩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实验。

从书本知识到实验室实践,这些女孩们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不断锤炼着自己的科学思维。三星STEM GIRLS项目,自2018年起由中国三星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鼓励女性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发现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第七期项目聚焦于“智慧农场与时空溯源”、“池塘健康微诊所——水生态环境认知与修复”以及“‘沙漠变绿洲’综合利用社会实践”三大课题。

北京中学的学生徐若菡,在参与“智慧农场与时空溯源”营地活动后,对智慧农业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创新性地为猕猴桃园设计了分区分层的传感器布局,这次经历让她更加自信,也坚定了她未来继续探索科技领域,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

在“池塘健康微诊所”课题实验中,女孩们正专注地进行着研究。

面对实验数据不稳定的挑战,成都天府中学的郑好在“沙漠变绿洲”营地活动中,通过多维对比实验,不断优化实验条件,增加实验次数,最终成功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她表示,真正的研究并非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在反复试错中逐步接近真相,这次活动培养了她以系统性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济宁市第一中学的任宇辰,则对研发材料的手段和多学科融合的魅力印象深刻。她们团队研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环保的生物质纤维素保水施肥剂,旨在将沙地改良成土壤。她兴奋地说,用物理手段“编织”化学材料,是科学赋予她们的浪漫。

STEM GIRLS女孩们正在进行课题组采样工作。

三星STEM GIRLS项目不仅为这些科技女孩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构建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体系。中国三星组建了一支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等机构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其中不乏女性科研专家,她们为教学注入了独特的榜样力量。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的张然然,专注于5G、6G先行通信技术研究,此次受邀为学生们带来“设计思维”课程分享。

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的张然然正在分享“设计思维”。

在STEM GIRLS项目中,团队协作中的碰撞与交融,无疑成为了突破困境的重要阶梯。邓佳钰和她的团队,通过“自荐+投票”的任务分配模式,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她们凭借目标驱动、即时反馈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实现了高效协作。大理下关第四中学北校区的王思淇,在“池塘健康微诊所”方案中,历经多次优化,最终设计出沼泽红假单胞菌处理装置。她坦言,面对困难时,团队会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沙漠变绿洲”营地中,女孩们正在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的白子希,担任着团队的队长,她带领团队探索针对小型池塘的新材料立体生态修复系统,验证了气凝胶在生态浮岛上应用的可行性。她认为,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于明确分工和定期复盘,这要求自己扎实学习,为未来的科学之路奠定基础。

三星STEM GIRLS项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些怀揣梦想的女孩们的心灵。徐若菡感慨道,这次活动培养了她的科学思维,仿佛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科研的种子。在这片孕育无限可能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科技女性正崭露头角,她们的故事,正精彩上演。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