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领军者,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度的辉煌业绩。这家由中国南车集团与中国北车集团于2015年合并而成的巨头,不仅稳坐行业收入榜首,更在绿色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根据最新财报,中国中车在2024年实现了2464.5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23.88亿元,同比增长5.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高达271.28亿元,同比增长84.3%。基于这一骄人成绩,公司慷慨地向股东派发了60.03亿元的分红,占全年利润的半数之多。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中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从传统装备制造商向绿色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蜕变。如今,传统铁路装备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已降至44.82%,而风电、储能、氢能等新产业则异军突起,贡献了35.05%的营收,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铁路装备这一核心业务领域,中国中车不仅持续巩固其市场地位,更在维修服务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公司维修服务收入达到417.8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首次突破18%,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潜力。从“造车卖车”到“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国中车正通过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有效抵御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挑战。
在铁路装备主业稳健增长的同时,中国中车在新产业领域的布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66.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7%,其中60%的资金流向了风电、储能和氢能等新兴领域。这些投入不仅加速了公司在清洁能源与新兴产业领域的突破,更为公司带来了三分之一的营收增长。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代表,中国中车在造车主业上同样不乏亮点。CR450动车组已完成样车设计并成功下线,该动车组运营时速可达400公里,成为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车。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更展示了中国中车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方面的强大实力。
在风电领域,中国中车已完成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整机+储能+运维”的系统集成商转型。其20MW漂浮式风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4亿度,配套的智慧运维系统更是将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两小时。公司在氢能领域的布局也展现出勃勃生机,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实现时速160公里的全系统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中车同样表现出色。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283亿元,同比增长2.18%。新签海外订单更是达到472亿元,占总订单的14.6%,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中国中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在新加坡新达城亮相的12米三门纯电双层客车,是其在新能源地铁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该车采用宁德时代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通过优化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单次充电续航能力的大幅提升和总体功耗的降低,满足了城市通勤的低碳环保需求。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中国中车正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引领着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绿色转型。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推动更多清洁能源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构建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交通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