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智驾睡觉”事件引热议,智驾宣传真相究竟如何?

   时间:2025-04-03 11:59: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画面中一辆小米汽车正在道路上正常行驶,但令人惊讶的是,车主竟躺在驾驶座上沉睡,双手完全离开了方向盘。坐在一旁的友人见状,连声呼喊“减速”,试图唤醒车主并警示其注意行车安全。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登上热搜榜首,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就在不久之前,“小米SU7高速爆燃”事件还未尘埃落定,此次事件再次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公众的质疑,小米汽车客服人员向媒体透露,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驾驶员必须握住方向盘。若双手离开,系统会发出预警,声音逐渐增大,直至四次提醒后,若驾驶员仍未接管方向盘,车辆将自动减速并最终停车。

客服人员进一步解释,部分车型的方向盘上内置有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状态,同时,方向盘上的触摸键也能感知双手是否完全离开。然而,对于这段视频中的具体情况,客服人员表示还需等待官方的正式回应。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业内专家对车企智能驾驶功能宣传方式的反思。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驾驶技术大多处于L2级别,即辅助驾驶阶段。然而,在宣传过程中,一些企业往往夸大其词,将辅助驾驶功能宣传为“L2+”“L2.5”甚至“L2.999”,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国家标准,还可能误导消费者,导致部分车主对智能驾驶功能产生过度依赖,从而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事实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智能驾驶的辅助性质。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表示小米汽车已经实现了端到端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包括高速NOA、城区NOA以及无图NOA等功能。然而,在小米SU7的公众号宣传页上,却明确标注的是“智能辅助驾驶”。这一细微的差别,对消费者的判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标准。他建议将L2称为“辅助驾驶”,L3称为“自动辅助驾驶”,L4称为“自动驾驶”,L5称为“无人驾驶”。李想强调,应避免使用多余的中文字,以免夸张的宣传误导用户。他认为,在推广上保持克制,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对用户、行业和企业都是长期有利的。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确保宣传的准确性和避免误导消费者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而车企在宣传过程中也应更加谨慎和负责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