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内容平台都有其局限性,但知乎在高质量专业内容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中文互联网中,能与知乎在专业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相媲美的,恐怕只有微信公众号了。知乎上的内容并非全部专业,但在专业领域的丰富性和深度上,它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
除了头部内容,知乎还保留了强烈的UGC色彩,大量专业用户出于兴趣而非商业目的,在知乎上持续创作和分享。以文史类内容为例,许多创作者都是“为爱发电”,甚至有人从知乎早期就开始创作,至今已坚持十几年。这种UGC氛围在知乎、小红书等少数社区中仍然存在,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
知乎在财务上也有所突破,首次实现了GAAP和Non-GAAP层面的双重盈利。这得益于降本增效,同时也反映了知乎用户的付费习惯已经养成,付费黏性较高。知乎内容创作者数量和内容条数均有所增长,说明削减成本并未影响用户的创作热情,知乎的内容生态依然具有韧性和生命力。
在AI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有人认为生成式AI将取代内容创作者和内容平台,但这一观点并不准确。相反,生成式AI将提升高质量内容平台的价值。知乎强调建设“以信任为中心的社区生态”,正是其在生成式AI时代的自我定位。知乎旗下的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已经接入了DeepSeek,形成了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
生成式AI擅长解决专业内容难以普及的问题。深度推理模型可以高效地总结复杂的专业内容,并以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给用户。这将是内容传播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在知乎上,这一变革已经初见端倪,知乎直答的月活用户从百万增长到了千万量级。
AI对于知乎的意义不仅在于内容生态层面,更在于商业层面。知乎的广告eCPM较高,但一直缺乏足够的广告形式和库存。AI搜索工具提供了高效、精准的用户交互场景,适合广告投放。知乎直答未来有望加载广告,成为知乎商业化的新突破点。基于AI的用户付费也将成为另一个突破口,知乎已经通过付费阅读、职业培训等方式初步养成了用户付费习惯,AI功能的扩展将进一步拓展其用户付费业务版图。
知乎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约为36亿元人民币,虽然在中文互联网主要内容平台中相对较小,但其单用户价值也相对较低,与内容质量和实际影响力不太相称。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生成式AI全面铺开,知乎的业绩弹性可能远远大于其他内容平台。这一转变需要知乎管理层及团队付出努力,但我相信,如果知乎能够通过AI技术全面、大幅度地提升专业内容的价值,将激励包括我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专业创作者。
知乎在AI搜索领域的布局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知乎有望通过AI搜索实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同时,知乎也可以借助AI技术优化内容创作和分发流程,提高内容质量和效率。
对于专业创作者而言,知乎的AI搜索功能也将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通过AI搜索,创作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用户反馈和互动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从而调整创作方向和风格。同时,知乎也可以借助AI技术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支持和激励措施,促进内容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知乎在AI技术普及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布局和拓展AI搜索功能等创新举措,知乎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专业内容平台的价值和影响力,为更多用户和专业创作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