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板块在资本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源于智能驾驶概念的信任动摇,另一方面则受到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行业估值体系正面临深刻调整。
4月3日,全球金融市场普遍走低,亚太市场首当其冲。MSCI越南指数暴跌超过7%,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同样出现明显回调。欧洲市场也未能幸免,主要股指全线低开。A股市场上,上证指数微跌0.24%,收于3342点,而创业板指数则大幅下跌1.86%,报收2065点。汽车板块表现疲软,下跌2.06%,前期涨幅较大的汽车零配件股领跌,包括赛轮轮胎、春风动力在内的多只个股跌停,宁德时代也连续四日收跌,当日跌幅达到2.43%。
港股市场同样承压,恒生指数下滑1.52%,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更大,达到2.09%。汽车板块整体下跌1.86%,整车股普遍走低,蔚来汽车收盘价刷新历史低位,报28.75港元。港股汽车板块中,成交量排名前十的个股全部收跌,长城汽车、蔚来、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等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比亚迪股份和小鹏汽车作为成交量最大的两只股票,也分别下跌1.73%和1.63%。
从比亚迪股份的五连跌到宁德时代的连续四日收跌,再到蔚来汽车的历史新低,汽车股整体表现令人担忧。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国内汽车板块的回调主要受美股英伟达和特斯拉影响。然而,尽管特斯拉股价隔夜强劲反弹,但国内汽车股并未跟随,市场情绪依然悲观,空头势力显著增强。
回顾去年8月至今年3月的汽车股上涨行情,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智能驾驶的快速普及。这一轮行情的领头羊,要么是推动智能驾驶发展的比亚迪,要么是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传统车企。资本市场的共识是,智能驾驶将重塑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因此这轮上涨行情本质上是对汽车行业新生态的预演。然而,小米SU7车祸事件却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仅因为炒作智能驾驶的资本需要一个“退场”契机,也因为空头找到了新的做空题材。
从港股收盘数据来看,过去做空腾讯、阿里、美团的资金如今纷纷转向做空小米。小米集团的卖空股数大幅增加,成为本轮整车股行情中最受关注的标的。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不仅错过了这轮上涨行情,还持续走低,创下历史新低。这背后的逻辑在于,资本市场如今更关注那些具有改变行业格局潜力的创新,而蔚来仍在强调换电模式,这与市场的关注点并不契合。
小米SU7车祸事件不仅影响了小米自身,还波及了整个新势力品牌。港股空头资金趁机找到新目标,加剧了市场的下行压力。尽管有分析师曾预判汽车股可能回调,但事态的发展远超预期。目前看来,智能驾驶的投资逻辑已经走到尽头,甚至可能进一步回调。市场需要新的逻辑来推动行情发展,而车企也需要调整策略,避免过度宣传智能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