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盛大启幕,其中“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尤为引人注目。此次论坛上,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其中,武汉基于“车路云一体化”中国车谷实践的多源数据融合自动驾驶安全监管和应用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武汉,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试点城市,去年7月更是被选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为此,武汉大力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高车载终端装配率,搭建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并开展大规模的智能网联车辆示范应用,探索运营与服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武汉在“车路云”多源数据融合的自动驾驶安全监管和应用方面,通过构建统一的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实现了车辆端、道路端、城市端等多源数据的融合与打通。借助大模型技术,该平台能够动态实时地监管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车辆的异常事件。在事前和事中,平台对车辆运行状态、异常事件及社会反馈进行动态监控和实时分析;在事后,则通过DeepSeek训练的自动驾驶交通事故大模型分析事故成因,并给出优化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新交通业态下的交通管理、车辆监管及服务问题,保障了智能网联车辆的安全、有序商业推广。
为确保平台数据资源的接入和相关服务的顺利实施,武汉市、武汉经开区与武汉车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市、区、运营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异常事件1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同时,武汉市还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通过立法保障全市的统筹规划建设,实施统一归口平台管理、运营,以及后续的数据产品开发与价值挖掘。
武汉车网智联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支持接入2万套城市基础设施和10万余台各类智能网联车辆,并能为百万台社会车辆提供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实现跨平台多品类异构数据的互通、跨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全天候实时监管,以及城市级数字孪生的多维融合展示。
作为多项国家级智能网联试点的核心承载区,武汉经开区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测试验证,并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应用,创新性地打造了“车路云”融合产业生态。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开放669.6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成为中部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的区域。同时,武汉经开区还打造了全国首个车城网平台,建立了城市级数据融合底座。在此基础上,武汉市逐渐开放了3487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覆盖了全市13个区超3000平方公里的区域,落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服务辐射全市超千万人口,被业界誉为自动驾驶的领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