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力斯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通过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赛力斯在资本市场的新征程,还伴随着一笔重要的融资活动——其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引入多位战略投资者,预计增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赛力斯,这个名字如今已与华为紧密相连。背后的掌舵者,是重庆企业家张兴海。张兴海的创业历程颇为传奇,从生产摩托车零部件起步,逐步涉足摩托车制造,最终进军汽车领域。他与华为的合作,更是将赛力斯推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浪尖,缔造出一个市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IPO奇迹。
张兴海的造车之路始于1986年,当时他创立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为长安微车提供座椅弹簧。随后,他涉足摩托车制造,并成立了渝安集团,这是小康股份的前身。2003年,渝安集团与东风汽车合作,成立了东风渝安,正式进军微车市场。2011年,东风小康100万辆下线,标志着张兴海造车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小康股份的股价和业绩一度起伏不定,直到2021年与华为达成合作,才迎来转机。双方在上海车展期间联合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并在双方渠道销售。此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推出了AITO问界系列车型,这些车型迅速成为市场热门,销量节节攀升。
赛力斯的业绩也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营收达到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激增,全年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问界系列车型贡献了重要力量,成为细分市场的销冠。
在宣布赴港IPO的同时,赛力斯还透露了一笔重磅融资计划。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目前,赛力斯已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了相关协议,后续将与其他投资者协商确定最终投资主体。
赛力斯的成功并非偶然。在与华为合作之前,张兴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造车经验和资源。而与华为的合作,更是为赛力斯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赛力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持销量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成为赛力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备受关注,赛力斯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上保持谨慎和克制。
尽管如此,赛力斯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张兴海在新年致辞中提出,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要实现百万量级目标。这一目标不仅彰显了赛力斯的雄心壮志,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造车这条百年赛道上,赛力斯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赛力斯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