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荷兰企业Morphotonics:用高产能高精度技术,破解智能眼镜成本难题

   时间:2025-04-06 09:58:1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裸眼3D和智能眼镜领域,对微纳结构的精细加工需求日益增长。这些结构在调控光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实现先进显示功能的基础。近日,荷兰Morphotonics公司凭借其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在高效、低成本制造微纳结构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Morphotonics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其独特的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为3D显示和AR/VR智能眼镜等行业提供创新的光波导生产方案。该公司认为,大面积卷对板纳米压印工艺将成为降低光波导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压印精度方面,Morphotonics的技术能够从50纳米(甚至30纳米)到数百微米的范围内精确加工微纳结构,且压印周期仅需不到2分钟。其压印模板可重复使用高达500至1000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Morphotonics的技术还能实现大面积加工,适用于1平方米以上的基板,而不会牺牲质量。

Morphotonics全球业务发展主管Erhan Ercan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可承受的成本实现大面积的高精度制造”。相较于传统晶圆压印,Morphotonics能够将晶圆级的高质量标准无缝扩展到更大尺寸的基板上,同时显著提升单次压印的产能,降低了成本。

在应用领域方面,Morphotonics特别关注了裸眼3D和AR智能眼镜。裸眼3D技术革新了传统3D观看体验,无需佩戴特定镜片或头显即可感受3D效果。而AR智能眼镜则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问题,尤其是光波导组件的价格居高不下。Morphotonics通过优化加工端,有效控制了成本,为市场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光波导量产解决方案。

在AR/VR领域,衍射光波导被视为当前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传统晶圆压印技术受限于基板尺寸小、产能不足。Morphotonics的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则突破了这一限制,单次压印即可产出数百个光波导,产能达到晶圆压印的10倍甚至20倍。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Morphotonics的产品主要分为Portis系列和Aurora系列,分别适用于研发或初期小批量生产和高效、高良率的全自动化生产。公司还拥有独特的R2P(卷对板)纳米压印技术,涉及四个滚轮和柔性压印板,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高效大规模生产。

为了推动光波导及相关智能眼镜市场的发展,Morphotonics与业界头部企业合作成立了AR联盟,覆盖了从设计到量产的全产业链。联盟成员包括光学设计软件开发商、AR光波导母板加工商、纳米压印基板供应商等,共同致力于制定行业标准和推动技术创新。

Morphotonics在中国市场也积极布局,已与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涵盖了3D及AR技术领域。公司计划加强与OEM、ODM厂商及品牌运营商的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提升市场覆盖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