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其中增程车以其“可油可电”的灵活特性,迅速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小镇,增程车的销量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许多消费者甚至来不及详细了解车辆配置,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开回了家。
然而,近期一些购买了短续航增程车的车主却开始纷纷吐槽,表示后悔不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增程车,本质上是一种电动车,但它额外配备了一个发动机来发电,而这个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辆。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似巧妙,但却带来了一个问题:能量转化效率较低。简单来说,增程车需要经过“油→电→驱动”的过程,相比插电混动车的“油到轮子”直接驱动,效率上自然大打折扣。
因此,当增程车的电量不足时,油耗会急剧上升,让车主们直呼“用不起”。这一点,对于那些原本期望通过增程车来节省燃油费用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仅如此,增程车的纯电续航也远没有消费者想象中那么耐用。以一款标称CLTC续航为180公里的增程车为例,由于需要“强制保电”,以避免电池过放,实际可用纯电续航往往只有144公里左右。而CLTC续航本身又存在虚标问题,在实际用车环境中,往往只能达到标称续航的八成左右。这样一来,144公里的续航再打个八折,实际到手也就115公里出头。
更糟糕的是,一到冬天,电池性能下降,热泵效率打折,再加上空调的使用,电量更是蹭蹭往下掉。许多车主原本计划“一周一充”,结果却发现两三天就得去找充电桩报到,每天回家都像是在给车“续命”。
电池太小还会导致衰减速度更快。中汽试炼场的实测数据显示,一辆理想ONE在跑了10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只剩75.6%。这意味着原本能跑180公里的续航,几年后可能连140公里都不到。电池越小,循环频率越高,损耗得也越快。有些人还没熬到电池质保期,就开始明显感觉续航缩水。
面对这样的困境,消费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增程车的价值。他们发现,所谓的“电为主、油为辅”的通勤神器,在实际使用中却变成了“电不够用、油太费钱”的尴尬存在。每天都在纠结到底该烧油还是排队充电,让车主们倍感疲惫。
因此,对于想要购买增程车的消费者来说,建议谨慎选择纯电续航较短的车型。即使你有家充条件,可以每天续命,但在外出充电、跑高速或长途时,纯电续航过短依然会带来诸多不便。从二手保值率的角度来看,短续航的增程车也往往不受欢迎。
增程车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选择时仍需谨慎。对于那些追求长续航、低油耗的消费者来说,或许插电混动车或纯电动车才是更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