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超过了五个月的时间。在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后,他们稍作调整,便迅速投入到接下来的在轨任务中。近日,三名航天员继续高效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试验以及应急救生训练,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太空日常”。
在上周的工作中,航天员们成功完成了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的相关任务,包括装置进舱、样品回收、组装测试及二次出舱等步骤。这一项目所获取的参数和在轨特性数据,将与地面验证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从而评估其在轨应用效能,并为高性能空间应用元器件的研发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航天员们还按计划开展了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在轨试验验证。他们利用机器人实现了通风管道内的图像检测,为空间站管道的自动检测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试验验证了适应多种复杂管道的机器人机构设计,以及复杂管道环境下机器人的多级协调全身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航天员们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完成了血液采集、离心处理、冷冻保存等一系列操作。这些血液样本将被送回地面,供科研人员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空间节律与睡眠等多项实验研究。航天员们还参与了微重力关系认知项目的行为和眼动实验,通过使用专业设备记录眼球运动特征,以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中人类对关系的认知规律及其神经基础。
为了提升应急能力,航天员们还完成了舱内压力服快速穿脱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在失重状态下的操作熟练度。相关数据也为完善紧急撤离预案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他们还高效完成了再生生保系统相关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并接受了血常规、血生化、质量测量、眼压及眼底检查等一系列医学检查。
航天员们还积极开展了对抗失重环境对人体影响的研究。他们通过在轨锻炼结合相关仪器设备的方式,探索有效的对抗措施。同时,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他们也完成了多项实验操作,为科学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