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电车市场激战正酣:新车频出,自动驾驶与价格战谁能笑到最后?

   时间:2025-04-06 17:56: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创新,引领全球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的竞争高潮。近日,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从车顶搭载无人机的汽车到免费提供的自动驾驶软件,再到5分钟快速充电技术,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给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挑战。特朗普时期推行的大规模关税政策预计将导致欧美资源及电子零部件成本上升,进一步影响电动汽车销量。然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预计今年销量将增长约20%,达到1250万辆。汇丰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快速向头部集中,前十大企业占据了78%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独占27%。

汇丰银行驻北京的分析师丁玉倩指出,市场“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具备“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公司与不具备该技术的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她认为,随着燃油汽车市场的持续萎缩,汽车行业正步入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丁玉倩用扑克牌术语形容:“要么退出,要么加倍下注。”

在中国市场,新车型推出的速度惊人,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款新车型面世。市场的整合趋势不可避免,企业能否跟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如辅助驾驶功能和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成为生存的关键。丁玉倩表示,约52个汽车品牌正在争夺剩余22%的市场份额,其中30多个年产量不足3万辆的品牌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自动驾驶软件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得益于基于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的助力,他们比许多分析师预测的更早实现了技术突破。这些系统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在模拟环境中快速训练无人驾驶汽车,并更容易整合地图数据集。

贝恩公司驻上海的汽车技术专家曾志翔指出,中国汽车集团正在加大投入,部署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软件,目标直指由老牌外国汽车集团主导的高端市场。他表示:“所有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在高端市场展开竞争,他们在这些功能上投入巨大,这是他们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曾被认为在中国市场点燃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热情,但随着比亚迪等本土竞争对手推出新车型,特斯拉等外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特斯拉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12%降至7%。比亚迪第一季度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9%,达到41.6万辆,而特斯拉在同一时期的全球交付量低于分析师预期,也低于去年同期。

咨询公司Automobility的数据显示,自特斯拉在中国推出Model 3以来,新推出和更新的车型总计为4款,而同期比亚迪推出的车型约为130款。Automobility的创始人表示:“跟上中国本土市场的步伐确实是一项挑战。”

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降至历史低点,自2020年以来已失去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瑞银分析师巩辰卓表示,过去十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平均每年200亿美元的利润面临风险。如果他们的市场份额降至20%,可能会面临1000万辆的过剩产能。

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等全球汽车巨头正在通过大力投资本土生产以及与中国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来反击。宝马最近宣布与阿里巴巴和华为建立合作关系,外国公司正寄希望于中国开发的软件来谋求生存机会。

除了推出新车型和新功能外,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在进行激烈的价格战,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土汽车企业的财务压力。蔚来的创始人李斌在3月份告诉员工,随着竞争加剧,公司将在整个业务范围内削减成本,并宣布了一项4.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美国银行的汽车分析师李明勋表示,去年吉利和百度联合推出的电动汽车品牌极越的失败表明,即使是拥有强大经济后盾和外国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作为支持的电动车初创企业也可能受到冲击。李明勋指出:“即使你有很有钱的后盾,你仍然可能破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