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湖南智造”逆袭记:从海外并购到技术反哺的全球跨越

   时间:2025-04-07 12:05:0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在英国访问期间,特意探访了中车时代电气的全资子公司——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这次访问不仅是对中车时代电气海外布局的一次考察,更是对湖南与英国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深度探索。

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保罗·泰勒在交流中表示:“17年前,我们向湖南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而17年后的今天,湖南的技术进步让我们刮目相看,甚至开始从湖南引进技术。”这番话,道出了中车株洲所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道路上的不凡历程。

中车株洲所,作为“湖南智造”的杰出代表,其逆袭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在高铁疾驰、风电并网、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背后,一块小小的IGBT芯片,以其每秒上万次的电流开关能力,掌控着千亿级功率装备的“脉搏”。

回溯到十多年前,中国轨道交通的核心器件IGBT还完全依赖进口。高昂的价格、漫长的采购周期,以及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面对技术封锁,中车株洲所选择了“借船出海”的策略,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

2008年,正值中国高铁进入爆发式增长期,中车株洲所下属的中车时代电气,以近100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拥有近百年技术积淀的英国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75%的股权,这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首次海外并购。2019年,中车时代电气更是全面收购了丹尼克斯,使其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收购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中车时代电气没有满足于丹尼克斯原有的6英寸IGBT生产线,而是决定自主建设更为先进的8英寸IGBT生产线。为此,中车时代电气在丹尼克斯设立了功率半导体海外研发中心,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首个海外研发中心。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与改进,中车株洲所终于全面掌握了从IGBT芯片、模块、组件到应用的全套技术。2012年,中车株洲所研制出了耐压3300V的高压IGBT,中国高铁从此拥有了“中国芯”。2014年,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的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在株洲建成,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全产业链的爆发。如今,在株洲,IGBT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模块封装的完整链条,吸引了50余家相关企业集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2024年下线的CR450动车组搭载了第六代IGBT芯片,这款芯片能在1秒内完成超快速的电流切换,比德国最新产品的能耗降低了15%,直接推动了试验列车跑出了453公里的时速。

中车时代电气不仅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还推动了IGBT成本的大幅下降。同时,中车株洲所也将自主研发的成果“反哺”给了丹尼克斯,帮助丹尼克斯将芯片技术从轨道交通领域拓展到了新能源和智能电网领域,在欧美市场上打响了“湖南智造”的品牌。

如今,丹尼克斯已经成为中车株洲所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支点。去年,丹尼克斯实现了营业收入4000万英镑、净利润35万英镑的佳绩,这是收购16年来持续稳定经营的成果。双方的合作,不仅实现了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更结出了“双赢”的硕果。

从“买回来”到“走出去”,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反哺”,中车株洲所与丹尼克斯的合作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芯”的强大实力和底气,也让世界听到了“湖南智造”的强劲心跳。当湖南的“智造动力”与欧洲的“工匠精神”相遇,下一次技术革命的火花或许就藏在这枚小小的芯片之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