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职场内卷与反内卷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年初,大疆、美的等知名企业推出拒绝加班的新规,迅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反内卷”风潮。更早之前,名创优品CEO叶国富的开工寄语也被翻出,他提倡的会议“333”原则——内外部会议不超过30分钟,汇报资料不超过3页,重大事项讨论三次无果即叫停——也成为了热议焦点。
随着这股风潮的蔓延,白领们似乎从“牛马”般的劳累中解脱出来,成为了有福报的打工人。然而,与此同时,为这些白领配送外卖的骑手们,却似乎陷入了另一种“跑单牛马”的困境。起因是京东外卖高调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但随之曝出的却是全职骑手需每天在线12小时、实行996工作制,且无论有无订单都需出勤的硬性规定,这无疑成为了“内卷”的代名词。
网络上,一个由“陈翔六点半”发布的段子引人深思。段子中,一家不强制加班的公司,却通过提供有条件的福利“迫使”员工加班至深夜。资本家的一点车补、餐补、话补等小恩小惠,让打工人心甘情愿地熬夜加班,这一经典主题再次引发了打工人的共鸣与批判。
面对996工作制,有00后选择跑外卖来“放松”。对这些兼职体验生活的年轻人而言,骑上小电驴送餐或许是一种别样的风景。然而,对于那些真正以跑外卖为生的骑手来说,他们却首次尝到了996的滋味。京东外卖为全职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而言,似乎只是大厂打工人的打车报销般的微不足道。
在抖音上拥有3.3万粉丝的外卖小哥马闯,曾因一张全家一起跑外卖的照片走红。他在今年2月的一场直播中表示了加入京东外卖的意愿,但表示“全职有点神秘,也不知道咋加入”。而3月18日,他发布的一条视频显示,他已经成功加入了京东外卖。这一消息引发了其他骑手的质疑,有骑手留言称,自己跑了十年外卖都没接到全职邀请,而马闯仅仅通过发视频段子就有机会成为全职骑手。
同样表达质疑的还有跑了十年达达、配送单量不少于7万单、累计提现100多万的资深骑手曾胜。他在3月16日发布视频,三问京东外卖客服,为何自己没有收到全职邀约、全职骑手的邀请标准是什么、杭州究竟有多少全职骑手。在没有得到有效回应后,他无奈地表示,作为全国达达骑手拉新第一名,自己却配不上五险一金。
据官方通报,京东外卖目前大约有1万多名全职骑手,但对于邀请制的具体条款,京东方面并未披露。有北京达达骑手透露,想要加入京东外卖全职骑手,需要先加入达达小队,跑两三个月有一定单量或成绩后,京东会筛选并定向邀请优秀骑手加入,且对年龄有一定限制,最好为45岁以下的年轻骑手。全职骑手的工作时间为早八晚八,中间有2小时休息,保底跑30单,正常跑一天能有50单、350元收入。
然而,全职骑手的工作并不轻松。曾胜在直播中爆料称,全职骑手的跑单任务繁重。他晒出的截图显示,京东外卖上线满月之际,上海出现了2.9元的配送单,也有长达3个多小时、150公里的订单,单价低于5元或每千米低于3元的单子,都被称为“垃圾单”。
大多数外卖平台采用抢单制,类似滴滴网约车的做法。顾客下单后,骑手需拼手速抢单,金额大、距离短的单子往往秒光。因此,圈子内还曝出了“抢单外挂”的存在。尽管明知是“垃圾单”,骑手也不得不接,因为全职骑手只能接受平台派单,且不可拒单。拒单会受到处罚,两分钟内罚6元,十分钟内罚8元,时间越长罚款越多。
全职骑手还必须在固定的商圈内定位在线,否则不计入在线时长。这可能是部分骑手加入京东全职后又退出的原因。一位自称达达小队队长的用户透露,他所在的站点有5个人收到转全职通知,但一天下来就有3个人回来了。
除了主动离职,曾胜还爆料过一个被暗示离职的骑手小哥。该骑手刚受邀成为全职,每天兢兢业业在线12小时,却被京东客服以“骑手所在区域订单密度不够”为由,强行要求更换跑单地点,从离家近的蔡甸区换到离家远的汉阳区。这一操作让经历过“必须更换工作地点,否则自动离职”的大厂员工也感到震惊。
关于企业福利的真伪,有一个关于Patagonia如何风靡华尔街的故事。对冲基金大鳄Steve Cohen为了让交易员“保持清醒”,常年将室温控制在69华氏度(约20.5°C),并为员工提供Patagonia小马甲作为补偿。在这个故事里,华尔街的分析师、金融从业者虽然属于社会精英,但在资本家眼里也一样是“牛马”。对外人而言,穿着Patagonia的华尔街精英看起来洋气十足,但实际上,老板只是想让他们在冰冷的办公室里保持清醒,同时避免感冒。
南方周末在3月16日的一篇报道中,借一位外卖平台配送加盟合作方的口,道出了外卖骑手的真实诉求:比起社保福利,骑手更关心的是能否稳定接单、单价会不会降低、效率会不会要求更高等问题。有条件的社保在大多数骑手眼里,就像是一件Patagonia小马甲。
稳定接单意味着单量充足,单价直接关系到收入,效率则关乎安全。如果平台要求效率更高,意味着骑手的配送时间被压缩。零工群体(外卖骑手)在给平台打工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对自由、收入与付出成正比的工作机会。因此,对骑手来说,加入全职与否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衡量的事情。外卖骑手本就是灵活就业形式,且据各平台公布的数据,美团全职或稳定兼职骑手约占11%,京东则为7.6%,这意味着绝大部分骑手属于兼职状态,他们更多将外卖视为过渡性工作。
社保意味着以此为职业长久做下去,也意味着从本就不多的收入中划出一部分上缴。但实际上,对骑手群体而言,常规意义上的五险一金并非全部所需。五险中失业保险被认为需求最低,而工伤保险则最为有用。因此,也有骑手认为,平台买社保时应给予骑手自主选择的权利。
国家在2022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推动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新职伤”),在部分省市和部分平台开展试点。美团和饿了么均已试点为骑手投保,新职伤费用仅由平台企业支付。当骑手发生交通意外时,可打开骑手App申请保险,提交资料后由当地人社部门审核,赔偿款会打入骑手银行账户。有骑手就曾受伤住院后,拿到新职伤赔付的约6万元。
在安全保障之外,骑手最关心的还是收入问题。然而,这却陷入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是五险一金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是“996”式的劳动时长和付出。这让很多骑手认为,五险一金就像一个金手铐,想要公司为自己缴纳一两千元的社保,就得接受在线12小时不能拒单的排班,996成为了一种被迫但看似合理的交换。
对于外卖骑手而言,缴纳社保起初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常规状态下,骑手的工作时长、环境和收入决定了其群体保障相对弱势,而社保作为有效补充,对有需求的骑手而言是好事。但真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将骑手视为过渡性工作,或在主业空闲时间兼职,类似于网约车司机贴补家用,因此他们的诉求是尽可能多的收入,而非福利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