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商汤2024年报亮点:算力模型双提升,“三位一体”战略赋能千行百业

   时间:2025-04-07 12:34:5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商汤科技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全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总收入实现了10.8%的增长,达到37.7亿元人民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生成式AI业务异军突起,收入跃升至24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103.1%,连续两年保持三位数的惊人增速,稳坐集团业务头把交椅。

自大型语言模型面世以来,行业经历了从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到如今对算力效率、训练至推理转换及应用落地等多方面的深刻反思,标志着大模型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不仅预示着产业的日益成熟,也对工程技术实力及场景融合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作为AI领域的先行者,商汤科技早在数年前便开始布局AI基础设施,其后更是将战略升级为涵盖“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的核心框架,这一前瞻性布局正逐渐显现出其深远影响。所谓“大装置”,即商汤的AI基础设施,它不仅为大模型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还驱动技术创新,并通过应用端推动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三者协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024年5月,国内权威大模型测评机构SuperCLUE榜单发布,商汤科技的“日日新5.0”(SenseChat V5)以总分80.03分的优异成绩夺得中文基准测评榜首,更是在中文综合表现上超越了GPT-4 Turbo,这是国内大模型在该测评中首次登顶,标志着国内AI技术的重大突破。

商汤之所以能在SuperCLUE测评中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其在AI基础设施上的提前布局。随着全国智算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算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算力分散、标准不一、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也随之浮现。商汤针对这一痛点,着手算力运营,通过连接不同标准的计算卡,灵活适配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有效提升了算力的利用率。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指出,当前AI领域竞争激烈,商汤提供的基础服务更加贴近AI的发展现状,不拘泥于单一生态的产品和平台,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快速整合并利用最优资源。过去三年间,商汤持续加大在AIDC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其自持的上海临港AIDC智算中心,通过创新的运营模式,将算力规模扩大至23,000PetaFlops。

商汤的大装置旨在成为“最懂大模型的AI基础设施”,它不仅服务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还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能源等多个成熟行业,并拓展至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高潜力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跨行业服务能力。

算力仅是生态构建的一环,大模型产业的高效运转还需上下游的紧密协同。徐立强调,“三位一体”战略通过整合大装置、大模型与应用,将资源以最优方式整合利用,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中资源消耗的局限。这一战略不仅显著提升了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效率,还通过自动化多维并行策略和FP8混合精度训练等技术,树立了行业标杆。

在应用层面,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在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两大方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生产力工具直接提升了企业办公、金融、政务等场景的效率,客户付费意愿大幅提升;交互工具则通过2B2C模式赋能业务伙伴,显著增强了用户体验,满足了智能陪伴、智能硬件交互、智能营销等多场景需求。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迭代升级。自2023年4月首次推出SenseNova大模型体系以来,至2024年7月已完成五次重大版本更新。最新发布的日日新5.5版本在多模态能力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首个对标GPT-4o的多模态实时交互大模型,实现了语音、视频和语言模型的深度融合。

商汤在原生融合多模态技术上投入重资,这一技术被认为是AI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多模态模型不同,商汤的技术实现了从数据层到模型架构层的全流程融合,涵盖了感知、思考到输出的完整过程。在2024年全球CVPR大会上,商汤共有50篇论文入选,展现了其在视觉语言基础模型及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深厚积累。

商汤的多元化AI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成效,“小浣熊家族”智能辅助服务已为数十万用户提供数十亿次服务,而商汤绝影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的车端部署。通过底层基础设施与上层应用的协同优化,商汤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