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自去年上任以来,便着手于一场深刻的内部变革,旨在为企业重新定位,并加固其市场地位。他领导团队深入剖析企业现状,明确战略落地的难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为了弥补在产品定义能力上的不足,上汽集团与华为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上汽集团开放合作态度的延续,更体现了其向先进企业学习的决心。贾健旭坦言,上汽集团在过去与德美车企的合资合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产品定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因此,上汽集团正积极研究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和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流程(IPMS),希望通过学习华为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能力。
IPD体系强调跨部门团队的集成管理,注重客户需求和市场响应速度,这恰好是上汽集团所追求的。贾健旭提出了“总经理工程”口号,要求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在新车定义时,必须与目标客户进行深入对话,确保产品能够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在战略和架构层面,上汽集团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贾健旭将2025年定义为上汽集团的OEM化元年,并整合了大乘用车板块,成立了执管会。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决策流程,还提高了资源整合效率。大乘用车板块涵盖了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等多家企业,实现了从产品定义到生产、研发、销售的全面自主。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乘用车板块的竞争力,上汽集团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涉及63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这次调整不仅涵盖了营销、制造、研发、财务等多个部门,还推动了内部协同和标准化管理运营标准的重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贾健旭深知上汽集团的“护城河”所在。他认为,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车企的护城河将聚焦于智驾领域的能力。因此,上汽集团致力于实现自主掌控主被动安全系统,并深化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贾健旭强调,上汽集团不仅自主掌控主被动安全系统,还实现了数据的全面打通和ADS信号的相互提供。这种深度协同打破了主动、被动安全业务之间的隔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心的智驾体验。同时,上汽集团还在积极孵化零部件企业,并投资了地平线、Momenta等智能科技企业,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汽集团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不仅体现在零部件的掌控上,还体现在其智能化的全面布局上。贾健旭认为,这种深入的纵向一体化能力将是上汽集团赢得未来的关键。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上汽集团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