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煤电盈利强势回归,“双碳”之路代价几何?

   时间:2025-04-07 21:53:2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4年财务数据的揭晓,煤电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复苏态势,各大煤电上市公司业绩斐然,赚取了丰厚利润。据公开财报显示,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以及中国电力等五大发电集团旗下旗舰企业,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其中,华能国际作为煤电行业的领头羊,其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024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煤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营业收入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20.01%,达到101.35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煤电业务的利润贡献功不可没,煤电利润总额同比大增超过15倍。

与2023年相比,煤电行业的盈利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在2023年煤电业务也实现了盈利,但盈利规模相对较小,且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以华能国际为例,2023年煤电盈利仅为4.33亿元,远低于风电和太阳能业务的盈利贡献。而在2024年,煤电业务利润大增,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煤电行业的强劲复苏,离不开燃煤价格的回落。在过去几年中,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对煤电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在2024年,随着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工作的加强和煤炭产能的充分释放,煤炭供应总体稳定,价格波动下行。这一变化使得煤电企业的燃料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提升了盈利能力。

然而,煤电行业的强劲复苏并非没有代价。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煤电电量占比和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变化引发了业界担忧。这两个指标是衡量煤电行业在能源结构中地位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尽管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但煤电电量占比仍然较高,且下降速度缓慢。同时,煤电利用小时数也未能有效调降,反映出煤电灵活性改造进展缓慢。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不断调降煤电的发电量占比,增强煤电的灵活性改造。然而,当前煤电灵活性改造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灵活性电源装机容量仍存在较大缺口,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水平。随着中国风光等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未来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电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煤电灵活性改造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因此,在煤电行业强劲复苏的背景下,业界需要更加关注煤电电量占比和煤电利用小时数的变化,以及煤电灵活性改造的进展。只有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不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煤电灵活性改造,才能实现“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否则,煤电行业的强劲复苏可能会成为实现“双碳”目标路上的障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