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充时代来临?电车充电时间,真能实现“速战速决”吗?

   时间:2025-04-08 05:32:5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度引发关注,不仅因为其宣布销售突破千万辆新能源车的里程碑,更在于其自建的兆瓦闪充技术的问世,这一消息如同投石激浪,让业界友商纷纷侧目。

比亚迪此次推出的兆瓦闪充站,据官方数据,单枪充电功率可达1000kW,双枪更是高达1360kW,这一数字远超当前市场上的主流超充桩。例如,特斯拉最新的V4超充桩峰值功率为500kW,宝马与奔驰合作的逸安启超充站也仅达600kW,即便是以高功率著称的极氪极充V3,也仅能达到800kW的水平。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无疑树立了新的标杆。

面对比亚迪的技术突破,友商们迅速作出反应。华为不久前预告了自家的兆瓦级超充桩,据传峰值功率将达到1.5MW,似乎要在技术上更胜一筹。不过,华为高管表示,这款超充桩主要面向卡车市场,考虑到卡车对电力的巨大需求,这一解释倒也合理。

另一边,极氪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面向乘用车的全液冷充电桩,最高功率达到1.2MW,且仅需单枪即可实现接近比亚迪双枪的充电效率。这一系列技术竞赛,无疑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的新纪元即将到来。

然而,尽管车企们宣传的充电功率一个比一个高,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难以达到这些理想状态。即便是标榜15分钟内充满的车型,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常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至80%电量。充电速度的实际体验,往往与车企宣传相去甚远。

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充电桩的功率与车辆的电池平台、电压等参数密切相关,并非所有车辆都能充分发挥充电桩的最大功率。另一方面,充电桩的实际工作状态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电压爬坡、电流限制等,导致实际充电速度远低于理论值。

以杭州某高速服务站为例,尽管该站配备了250kW的充电桩,但受限于车辆电池平台和充电桩的实际工作状态,实际充电功率往往远低于这一数值。充电桩的电流也受到充电柜总电流的限制,节假日人多时,单个充电桩的电流更是会被分流,导致充电速度进一步下降。

因此,尽管车企们不断推出更高功率的充电桩和充电技术,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仍需保持理性期待。毕竟,用得到的参数才是好参数,大多数电车用户对充电桩的要求仍然是“好”和“多”,而非单纯的“快”。在追求更高充电速度的同时,如何确保充电桩的普及率和稳定性,将是车企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