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陕西汽车后市场新变革:废旧车辆如何变身“循环富矿”?

   时间:2025-04-08 07:58: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辆辆待拆解的汽车与堆积如山的废料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车辆即将迎来它们的“重生”。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大关,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西部地区的汽车重镇,西安正积极响应循环经济战略,推动汽车后市场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废料处理向高端再制造迈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拆解回收领域,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智能化流水线上的燃油车正在被有序拆解。预处理阶段,工作人员熟练地拆除电池、油箱盖和安全气囊,同时抽取车内残余液体,确保所有废液得到合规处理。这一过程中,多功能拆解机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机械臂主导、人工辅助的作业模式使得拆解工作更加高效、环保。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一辆报废汽车从查验到预处理,再到外观、内饰、底盘的拆解,整个过程最快仅需不到一小时,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达95%以上。相比过去依赖人工氧割、锤击的传统拆解方式,如今的机械化拆解不仅减少了废气、噪音污染,还实现了从“论吨贱卖”到“分毫必争”的转变。

这一转变背后,是汽车回收拆解产业链的深刻重塑。过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如今,在规范的报废处理流程和政策引导下,汽车报废处理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自动化、精细化的拆解,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拆解效率。同时,《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的修订打破了行业垄断,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市场化竞争愈加规范。

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秦瑞表示,公司从最初的再生资源板块起步,如今正经历从“废料处理”向“资源再生”的转型。随着陕西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壮大,总产值已超4400亿元,为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条“拆解-再生-应用”的闭环汽车回收产业链正在形成,将“产业末梢”锻造成循环经济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首批新能源车电池的“退役潮”来临,陕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接近116万吨。单块退役电池的价值较传统燃油车整体价值翻倍,新能源汽车拆解回收的单体价值优势愈发凸显。目前,全国已有156家相关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综合利用领域,其中陕西有1家企业入围。

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秘书长罗建安指出,尽管西安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增量空间巨大。在安全高效的回收废旧电池后,可进行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西安可以依托本地汽车制造企业,探索电池梯次利用和贵金属提取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

从“废铁堆”到“循环富矿”,陕西汽车后市场产业正以废旧汽车拆解回收为核心,以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为突破,探索从“废料堆”到“资源库”的转型之路。技术创新、政策赋能与产业链整合正共同推动这一传统产业的“拆解重塑”,一个千亿级的循环经济市场正在陕西悄然崛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