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社发布了一篇关于苹果公司的报道,揭示了关税政策对这家科技巨头产生的复杂影响。报道指出,受到美国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的影响,苹果公司的股价在短时间内遭遇了剧烈波动。具体而言,在过去的五天里,苹果股价下跌了惊人的17.5%,市值随之蒸发了超过5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4万亿元。
然而,就在股市表现不佳的同时,苹果在全美的零售店却迎来了异常火爆的销售场面。多家苹果零售店的员工纷纷表示,由于消费者担心iPhone会因关税上涨而提价,纷纷提前抢购,导致部分门店的销量远超往年同期水平。这种恐慌性购买的现象在全美范围内普遍存在,使得苹果门店的客流量激增。
据店员们透露,上周末的顾客们频繁询问iPhone是否即将涨价,这种焦虑情绪在消费者中蔓延开来。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的员工形容当时的场景就像假日季一样热闹,但顾客们的脸上却写满了焦虑。尽管没有出现新品发售时的排队盛况,但在非传统销售旺季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客流激增,仍然是非常罕见的。
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苹果公司也在积极调整其供应链策略。据报道,苹果已经增加了印度产设备对美国的出口量,并将更多Mac、AirPods等产品线转移至越南、泰国等低关税国家。这一举措旨在降低关税政策对苹果产品成本的影响,从而维持其市场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iPhone涨价问题,有分析师预测新关税可能会让顶配iPhone的价格突破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577元。然而,苹果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可能会通过压榨供应商利润、承担部分成本等方式来维持iPhone的现价。目前,iPhone 15的起售价仍为999美元,这一价格已经保持了七年不变。苹果公司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在努力平衡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