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遇关税挑战,消费电子黄金时代能否持续?

   时间:2025-04-08 10:15: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信证券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将迎来估值扩张大年。这一乐观预期基于行业在经历三年低谷后的显著复苏迹象,特别是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和PC出货量的同比回升,分别增长了2.8%和3.8%。AI技术引领的新硬件革命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在企业层面,港股的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以及A股的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等消费电子巨头,均在修复期实现了年收入的高增长,并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行业的整体复苏趋势,也彰显了它们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强劲实力。

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外观件的龙头企业,其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造业代工模式的缩影。从家庭作坊式的手表玻璃加工厂起步,到成为全球首家将玻璃应用于手机的加工厂商,蓝思科技见证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变迁,并深度绑定了苹果产业链。然而,随着国产高端智能手机的崛起,蓝思科技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逐步减少对苹果的依赖。

数据显示,蓝思科技源自苹果订单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54.97%提升至2022年的高峰70.96%,但随后逐渐下滑,至2024年已降至49.45%。这一变化反映了蓝思科技在国产品牌崛起的背景下,成功实现了去苹果化的转型。同时,公司凭借在玻璃、金属、蓝宝石等多种材料技术方面的积累,构建了从原材料到整机组装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体系。

在代工模式进阶的过程中,蓝思科技不仅巩固了在智能手机和电脑领域的市场地位,还积极向智能汽车、智能穿戴、AR/VR等新兴市场拓展。目前,公司已与特斯拉、比亚迪、小米等多家国内外车企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先的智驾平台。蓝思科技还在智能头显、智能穿戴以及其他智能终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新领域的拓展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地域市场产能覆盖有限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的影响,蓝思科技在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的毛利率较低。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公司不得不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扩建和技术升级。今年3月,蓝思科技在长沙园区启动了多个投资项目,包括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等,资金需求庞大。

在技术浪潮的推动下,蓝思科技还加大了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其中,人形机器人和AI眼镜被视为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柱。蓝思科技已建立了专门团队,并在今年年初成功为智元机器人批量交付了相关产品。同时,公司与Rokid等企业的合作也在AI眼镜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

尽管新业务的拓展为蓝思科技带来了增长机遇,但也增加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为此,蓝思科技选择了赴港上市计划,拟募资10亿至15亿美元用于丰富和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扩大全球业务布局以及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等方面。这一举措被视为公司应对未来挑战、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电子供应商多线并举、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崛起成为对冲供应链关税风险的重要机遇。过去几年中,中国品牌加速出海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向全球出口高性价比产品。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国产供应链企业进一步强大提供了契机。

面对未来,消费电子行业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然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推动下,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巨头们正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他们的努力不仅将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高品质的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