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每隔一段时间,市场上就会涌现出新的车型,续航里程不断刷新纪录。从最初的几百公里,到如今动辄宣称能跑800公里、1000公里的新车,仿佛续航里程已经成为了衡量电动车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社交媒体上,电动车爱好者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爱车配置,800公里续航似乎成了入门的门槛。
然而,在这股追求超长续航的浪潮中,笔者却想提醒大家冷静思考。特别是对于700公里以上续航的纯电动车,是否真的有必要购买?这不仅仅关乎钱包的厚度,更关乎驾驶的安全与实用性。
让我们先来对比一下超长续航车型与快充车型。在冬季实际使用中,800公里续航的车型大约能跑450至500公里,而支持5C以上快充的车型则能跑400至450公里。虽然超长续航车型在数字上更胜一筹,但快充车型在充电效率上却遥遥领先。从10%充至80%,快充车型只需15至20分钟,而超长续航车型则需要40至60分钟。快充车型的车重更轻,操控性更佳,热失控风险也相对较低,且更具性价比。
关于700公里续航的必要性,市场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长续航能够带来更大的安心感,特别是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的人来说。然而,反对者则指出,盲目堆砌续航并没有实际意义,快充技术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观点。续航是电动车的静态能力,而快充则是其动态效率。在未来的电动车市场中,谁能够更快地充电,谁拥有更强大的补能生态,谁就将占据领先地位。
事实上,随着800V高压平台、超充桩的普及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电动车的充电速度将会越来越快,补能效率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那些还在盲目追求超长续航的电动车制造商来说,是时候转变思路了。未来的电动车市场,比拼的将不再是单纯的续航里程,而是谁的充电速度更快,谁的补能生态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