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月球上打电话、盖房子?中国探月总师:都可以实现!

   时间:2025-04-08 10:40: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近日透露,嫦娥八号月球探测器将目标锁定在月球南极区域进行着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不仅仅是为了在月球上建立通信系统和能源系统,更重要的是要验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的可行性。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能在月球上打电话、盖房子时,吴伟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当前,地月之间的通信已经通过中继通信、射频通信等方式实现,尤其是中国发射的鹊桥系列中继星,成功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和数据交换,极大地增强了地月通信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然而,随着载人探月任务的增多,对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要求有更加高效、可靠的通信手段。

在国际月球科研站模型的展示中,月球通信的解决方案显得相对直观——采用铁塔加基站的模式。这一思路与地球上的通信基站建设颇为相似,因此将成熟的5G基站技术应用于月球上成为可能,以满足科研站附近的日常通信以及智能化设备的物联网需求。然而,月球表面的极端环境对通信基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淡水资源稀缺,加上温差极大,这对通信基站的散热和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太阳直射下,月球表面温度可高达120摄氏度以上,而在阴凉处则会迅速降至零下100摄氏度甚至更低。因此,月球上的通信基站设备不仅要承受火箭发射和着陆时的巨大震动,还要长时间暴露在强宇宙辐射中,同时必须适应剧烈变化的工作温度。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月球5G通信设备不能简单地照搬地球上的技术,而是需要基于现有的通信技术进行专门设计,并配备额外的保护装置。例如,在散热方面,月球通信基站无法采用空气冷却或水冷方式,而需要选择辐射散热装置,并选用耐高温、抗辐射的专用材料。

月球通信不仅要满足月球科研站内部的需求,还要与地球保持实时联系。由于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月球基站需要解决时延带来的问题。为此,多国提出了建立月球通信卫星网络的方案。月球相对较小,没有恶劣气候干扰,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月球上的人类数量有限,通信带宽要求不高,因此几颗通信卫星就能满足需求。

这一解决思路的好处在于,通信卫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绕月球轨道与绕地球轨道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需要对卫星设备本身进行过多调整。例如,欧空局推出的“月光计划”旨在建立欧洲首个专为月球通信和导航服务的卫星星座,由一颗重型通信卫星和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

吴伟仁还介绍,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以月球为中心的卫星星座,集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于一体。他表示,后续将建设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互联网,负责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将现有的以地球为中心的空间基础设施扩展为以月球为中心、能够向太阳系延伸的更广阔系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