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Gliese12b:40光年外的生命宜居新希望?

   时间:2025-04-08 12:52: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无尽的宇宙探索之旅中,人类对寻找第二个“地球”的热情从未减退。科学家们利用尖端科技,持续在浩瀚的星空中搜寻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宇宙的深邃与神秘,宛如一座无尽的迷宫,引领着人类不断前行。

2023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SPECULOOS项目取得了一项突破性发现——一颗名为Gliese12b的行星,它围绕着一颗红矮星旋转,距离地球约40光年。这颗行星的直径略大于地球,公转周期仅为12.8天,正午时分的光照时间长达9小时。

尽管目前尚未明确Gliese12b的大气条件,但根据现有数据推测,若该行星没有大气层,其表面温度将高达42℃。然而,如果存在大气层,那么液态水的存在便成为可能。然而,关于Gliese12b是否真正宜居,其大气的存在与否成为关键,这一问题在科学界引发了广泛争议。

乐观派科学家认为,Gliese12b可能拥有比地球更厚的大气层,厚度约为地球的1.5倍,主要由氮和氧组成。如果这层大气得以保存,那么行星的表面温度将维持在约22℃,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相对适宜的环境。然而,悲观派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红矮星的紫外线辐射可能已经剥离了该行星90%的大气,导致昼夜温差高达200℃,这样的极端环境对生命极为不利。

为了揭开Gliese12b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观测其大气成分,特别是水蒸气、甲烷和臭氧等气体的含量。2024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来验证这颗行星是否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如果Gliese12b上确实存在生命,那么这将彻底颠覆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根据2022年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理论论文,该星球上的植物可能依赖红外线进行光合作用,其叶片可能呈现深黑色。由于该星球的紫外线强度是地球的80倍,生物必须具备强大的抗辐射能力,其DNA结构可能达到四螺旋的复杂程度。同时,生物的生物钟也必须适应12.8天的季节变化。

尽管关于Gliese12b是否宜居的争议不断,但对该行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验证温室效应模型的机会,有助于优化地球的气候模型,还能让我们探索大气演化的路径,揭示金星如何变成极端环境的秘密。同时,对这颗行星的研究还能让我们测试生命的极限,重新定义“宜居带”的标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