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的风云变幻中,如何逆境成长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近日,在“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上,华为原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为餐饮企业指明了方向。
吴建国强调,餐饮企业的出路在于修炼基本功,这与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的观点不谋而合。贾国龙曾在“2024第四届中国餐饮品牌节”上提出:“练好基本功,管他成功不成功。”吴建国进一步阐释,基本功包括“业务力”和“组织力”两大方面。业务力是做事的能力,涉及品牌升级、拓店力、运营力、产品力和供应力等多个维度。而组织力,则是管人的能力,关乎如何选好人、激励好人,形成团队的最大合力。
面对餐饮行业的寒冬,吴建国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它能激发企业的生存斗志,正如华为等卓越企业视生死危机为激发团队潜能的契机。另一方面,它能倒逼企业变革,过去靠运气赚钱的路已走不通,餐企需要自我蜕变,才能活下去。他分享了华为提高业务力的两大法宝:一是通过“二好一低”(质量好、服务好、运营成本低)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二是通过“两快一深”(快上市、快复制、深挖井)让创新业务快速抢占市场高地。
然而,吴建国指出,餐饮企业在组织力方面普遍薄弱。他发现,存活10年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业务力往往能达到70分以上,但组织力却常常不及格。这导致了餐饮企业“未老先衰”,平均寿命低于大部分行业。他分析,餐饮企业在组织力上存在三大痛点:人才胜任力低、激励机制失效、盈利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需要从“重事轻人”转变为“先人后事”。
针对这些痛点,吴建国提供了实践验证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小餐饮品牌,他强调要做好店长选配精准化、薪酬激励效益化和门店管理流程化。他指出,选人不是选贵的,而是选合适的,店长应具备市场洞察能力、门店经营能力和带队伍的能力。同时,餐企要通过变革激励模式,提高薪酬投资的回报率,实现人效领先。门店管理也要流程化,从运营流程切入,提升门店效益。
对于多店盈利性增长,吴建国提出了三个关键点:创新合伙机制、打破部门壁垒、让干部成为火车头。他建议采用直营和加盟优势融合的“代理制”,结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要聚焦核心能力,开展生态链合作,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的有机结合。为了打破“规模不效益”的魔咒,他建议深入一线、赋能一线、支持一线,减少组织层级,用AI技术提高非一线人员效率。要形成跨部门的项目团队,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
在干部管理方面,吴建国分享了华为的三个关键动作:赛机制马、训战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他强调,要建立干部标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评价机制。同时,要注重挑战性工作的磨砺,加速人才成长。最后,要懂得分享,让核心骨干真切感受到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而战。
吴建国的演讲引起了现场餐饮企业家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吴建国的建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企业的组织力,实现逆境成长。
在演讲结束后,吴建国还与现场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他们关于餐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疑问。他耐心细致的回答赢得了嘉宾们的阵阵掌声。
此次“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不仅为餐饮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通过吴建国等专家的精彩演讲,为餐饮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餐饮企业在逆境中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