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在传统淡季中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活力。往年因年底冲量透支订单及春节假期影响,第一季度车市常呈现销量下滑趋势,但今年在政策推动与车企积极策略下,车市迎来“春天”。
造车新势力成为市场亮点,零跑汽车与小鹏汽车凭借高性价比车型,销量屡创新高,同比增速显著。小鹏汽车的MONA M03与P7+车型大受欢迎,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突破9万辆,同比增速高达331%。零跑汽车同样表现出色,3月单月交付量刷新纪录,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近9万辆,同比增长超160%。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一季度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增长近60%。比亚迪不仅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通过持续扩大规模效应与垂直整合战略,实现了盈利的大幅增长。业绩预告显示,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到85亿元至100亿元。上汽集团虽然未能蝉联销量冠军,但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3.3%,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过六成,显示出对合资品牌依赖的逐步减弱。
吉利汽车与奇瑞汽车同样在第一季度保持了强劲增长。吉利汽车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8%,新能源销量更是同比飙升135%。奇瑞汽车则创造了历史季度销量新高,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170%,并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地位。奇瑞星途揽月C-DM电四驱与捷途山海等新车型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为集团电动化与冲刺IPO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并非所有传统车企都迎来了增长。长城汽车与广汽集团在一季度销量出现下滑。长城汽车一季度总销量同比下降6.73%,新能源汽车销量虽同比增长,但整体表现不佳。广汽集团同样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42%,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同比下滑。
在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价格战”有所降温。乘联会数据显示,虽然年初仍有部分车型降价促销,但降价潮已大幅减缓。随着国家对报废更新促销补贴力度的加强,市场回暖明显,价格战压力相对减轻。不过,燃油车与新能源市场在降价策略上呈现出明显差异。燃油车市场降价策略简单粗暴,降价幅度较大;而新能源市场则更多通过增配不加价、金融政策等变相降价方式,将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化能力。
长安与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浪潮,吉利、奇瑞等多家主机厂也亮出智能化底牌,将智驾价格打到更低水平。去年下半年以来,高阶智驾系统逐渐普及到15万元乃至12万元级价格区间,智驾平权与技术降本的博弈成为车企面临的新考验。